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从伯恩斯坦哈佛六讲到Ai编曲【未作回答的问题:伯恩斯坦哈佛六讲观后感】(3)

时间:2022-12-0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GALAXY 点击:

  瓦格纳的另一面是卢梭,这一背景可以让我们解释瓦格纳前后的音乐史。

  “真诚”——从卢梭到阿多诺,也不仅仅是延续性,区别同样存在,体现在他们对“真诚”的不同理解中。这一点可以从阿多诺贬低斯特拉文斯基,赞扬勋伯格,但卢梭不一定会这么干。阿多诺对真诚的理解基于他的德奥传统,“本真”要的是直抒胸臆、主观表达;但斯特拉文斯基就如同阿多诺所说,是不真诚的魔术师吗?主体性一旦释放,就不可能再收回了,斯特拉文斯基的长青印证他是符合时代趋势的。问题出在斯特拉文斯基独特的表达方式上:阴影落下了,新世纪必须戴着曲折的面具说话。斯特拉文斯基拼接古典作品、不协和音夸张化,标志性的词曲不协调,在《圣咏交响曲》里倏地出击、在《俄狄浦斯王》里引用《阿依达》,都是一种曲折的面具——这副面具的另一个名字叫荒谬感,用荒谬感双倍地表达真诚,在文学领域,佩戴这副面具的人是说着Let us go, you and I 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Like the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的艾略特。这是一条不同于勋伯格自我建构出一套规则的路,一种更端庄、更害羞,但也同时更像现代人的道路。

  斯特拉文斯基的另一面是艾略特,这一背景可以让我们解释斯特拉文斯基前后的音乐史。

  融贯起来说,音乐史是一部主体性解放、造成灾难,又谋求治愈的历史。瓦格纳和卢梭揪出贝多芬浪漫的一面,在历史的回声中不断地放大;马勒预见了这种浮士德式文化的悖论,用先知般的眼神注视它的悲剧性意义;调性大分流后,出现了两种理解真诚的方式:是延续浪漫主义、将已经导致歇斯底里的主观主义推往“病态”;还是追随叛逆的达达主义的脚步、萨蒂、毕加索、科克托、格什温,因反对笨重、自恋风格而走上另一条曲折的道路,用荒谬拯救明了,同样抵达真诚。继续向后,则是呼之欲出的流行音乐:斯特拉文斯基已经创作了一首Ragtime、《乌木协奏曲》等爵士乐风格的作品,新古典主义以及勋伯格分别滋养了流行音乐中诗的传统和梦的传统。

  流行音乐昨天在这样的脉络上产生,流行音乐在今天遇到了Ai编曲。

4. Rock, in the style of Bob Dylan

   OpenAI是一家位于旧金山的深度学习研究机构,他们的Jukebox模型可以做到在仅仅给定歌词和实例的情况下生成“原创”的歌曲。质言之,用歌词生成旋律。

   想要做到这一点,原理上并不复杂,无非是将深度学习应用到词曲转化上来。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编码输入、建模耦合关系以及解码输出。其中,第一步和最后一步属于计算机领域比较基础的工作。编码常用的如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基于事件记录音频信息,将每个音转化成一个高维向量,再和词句字符串一起输入计算机,形成计算机可“理解”的数据结构。解码输出则是一个对应的反过程。

  关键是建模耦合关系。因为歌词和乐曲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个歌手,在不同的场合唱同一个词语时,所配合的音乐也会不同),恰恰相反,歌词和乐曲之间只有弱耦合关系,所以要想成功完成机器学习,就必须尽可能提升效率、用有限的数据找出可靠的规律。他们使用的方法是VQ-VAE。VQ是指针对离散数据的优化,而VAE(Variational Autoencoder)的核心公式阐明了本质:pθ(z|x)≈ qΦ(z|x)。使用Ai编曲实际上是一个求近似条件概率的过程,通过灌输大量的经验,判断出在给定歌词及上下文的条件下,什么旋律最合适、最常见。

  Rock, in the style of Bob Dylan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一首符合鲍勃迪伦风格的“歌曲”。(音频网址:https://jukebox.openai.com/?song=804328741;更多实例可参见该团队在音乐流媒体上发布的内容:https://soundcloud.com/openai_audio;项目官方网站Jukebox (openai.com))

  如何评价这种音乐?

  搜集资料发现国内同类前沿研究四项,由微软中国中心和北大合作完成:

  在旋律与歌词间建立联系:https://speechresearch.github.io/songmass/

  根据歌词找rap的重音节拍:https://deeprapper.github.io/

   由主旋律生成伴奏:https://speechresearch.github.io/popmag/

  人声生成:https://speechresearch.github.io/hifisinger/5.作为艺术的音乐与作为技术的音效

  尽管还显得有些吐字不清,不过发音已经很接近人声了;尽管旋律比较简单,但对于流行音乐而言也可能也足够了。如果假以时日,可以想象会出现一个不错Ai,能把鲍勃迪伦的歌词转译为歌曲,去出版专辑,开“演唱会”,甚至故弄玄虚、打造自己的品牌。事实上,OpenAI团队已经在发行专辑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