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角色的服装「土地与大海」的颜色对比,都非常明显。 宋瑞莱蓝色的毛衣、风衣、家中的壁纸和她手中的书, 都在无时无刻地赋予这个角色代表「海」的符号意向。 海是无声无息的,所以宋瑞莱对张海俊的观察是不被察觉的。 海也是神秘而美丽的、激情澎湃的、充满危险的、深不见底的。 而与之对应的山,则是裸露在外的, 无法隐藏秘密的,给人压迫感的存在。 张海俊作为一个失眠,焦虑的中年警察, 与脆弱内心相对应的,是他执着的行动。 他看到杀人案会兴奋, 他不允许秘密的存在, 他要亲手揭开所有的谜题。 当他第一次看到宋瑞莱的时候, 他被她身上迷样的气质吸引了。 但是当他把宋瑞莱的过去和现在, 杀人的方式和杀人动机揭开之后, 也就像宋瑞莱说的,他的爱就消失了。 而此时宋瑞莱的爱,才刚刚开始。 这样的情感错位, 导致了接下来以宋瑞莱为主导的下半部分的故事。 电影在一小时后,进入第二部分——13个月后。 从「山」篇,进入「海」的章节, 地点换到了雾气迷蒙的「梨浦市」。 可以说这部影片, 大到叙事结构, 小到镜头移动, 都在导演朴赞郁的控制之下, 对于正反打的插入和跳脱, 对于观看与被观看的设计, 这个镜头从我们之前讲过的 新浪潮祖母瓦尔达的《短岬村/短角情事》里,就被用于爱人之间的凝视。 到了导演伯格曼,以及无数导演用影像的重新书写——攻壳机动队。 再到《分手的决心》 朴赞郁刻意地赋予了张海俊和宋瑞莱, 每人一个凝视对方的镜头, 当然是以各自不同的方式。 可以说导演在承前启后的层面, 我们可以追溯到很多影史经典, 故事和影像语言又极具原创性, 导演融入了自己的风格和想法, 再加上充满东方神秘色彩的文化优势, 难怪戛纳评委们纷纷为最佳导演买单。
Part 2: 剧情的编织与人物的双重性 影片在剧情上 还有一个非常耐人寻味的地方, 就是在宋瑞莱的家族故事中, 出生在中国的她, 在韩国有一座属于她的山。 当她冒着生命危险,偷渡到韩国, 在不断被家暴的境遇下,杀死丈夫重获自由后, 带着曾经怀疑她,同时也爱上了她的张海俊, 一起登上这座山,完成自己的心愿后, 她下定了「分手的决心」。 也就是说宋瑞莱这个女性角色不仅仅代表着海, 她的内心和命运里也包含着山。 现在再回看电影的海报设计, 完完全全都是在诠释这个主题。 而深陷其中的警官张海俊是渺小的、迷茫的。 他看似每次都解决了案件, 但是却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和睡眠, 更加无从猜测宋瑞莱的下一步。 他从宋瑞莱生活的监视者和闯入者, 逐渐地转变为一个被动的,后知后觉的角色。 而宋瑞莱从一个男性眼中的「异国的」、「谜一样的女人」, 经典黑色电影里的「蛇蝎美人」(femme fatale), 逐渐过渡到一个有着强烈的个人情感,面对爱情会主动进攻, 即便是杀人,也会选择夺回生活的主控权, 即便是自杀,也会以自己决定好的方式去进行的角色。 在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影片对于 传统男性凝视和强势角色的讽刺, 警官张海俊的生活和内心最终一起崩塌了。 我们也可以看到影片对于蛇蝎美人的塑造和打破, 宋瑞莱拥有蛇蝎美人表象的一切, 但是在内里则完全不同。 对于名利金钱毫无兴趣, 她是一个追求爱情的人。 当爱情不在、心愿已了时, 她决定分手,选择自我消失。 我们判断一个角色最终是否成立, 往往在于TA最终的行动是指向TA者,还是为了对自己有所交代。 如果说宋瑞莱的死, 是为了成为别人生活的中的未解之谜,那么这就是一种被动的,彻底的悲剧结局。 如果说宋瑞莱的死, 是她自己的选择,无关张海俊的生活,那么这才是一种主动的,积极且圆满的结局。 你认为影片呈现的是哪种呢? 对我来说整部影片最大的观影障碍, 是将影片理解成「通过爱情来复仇」的故事,尤其是另一个译名《报复式分手》 其实《分手的决心》英文名字是 Decision to Leave —— 离开的决定。 与其说《分手的决心》是一部用爱情来复仇的电影, 不如说《分手的决心》其实是一部决定离开的故事。 「离开」包括了和心爱的男人分手, 以及「离开」这个令人失望的世界。 导演在影片的结尾,将宋瑞莱的自杀——也就是「离开」, 刻画得毫不悲情,甚至可以说是壮丽, 宋瑞莱放下爱情,放下一切后的坦然, 她舒展的手指,和徘徊其中永远无法逃离的张海俊身影的重叠, 镜头里的海浪,对沙土堆积起来的「山」不断侵蚀并使其崩塌。 唯有从这个角度理解, 影片才是从女性视角出发, 描写了一段不被世人认可, 但是却发生了的爱情故事。 作为观看者的我,才能体会到这个女性角色是具有主动性的。
Part 3: 汤唯的美与宋瑞莱的魅力 上述两个部分的观点 都是从正面来阐述这部《分手的决心》。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 导演在场太过明显, 剧本太过匠气工整, 符号和设计满到溢出画框。 也是让我在观影的过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