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在朋友圈屏蔽父母,也是一种爱(2)

时间:2019-10-3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叶克飞 点击:
历史也是大型事故现场,哪怕你说的是史学界公认的观点,甚至只是现在中学历史课本上的说法,父母也会跑来告诉你这样不对,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上学时的许多说法早已被修正。如果你胆敢对国学和中医有所不敬,比如说《弟子规》里糟粕太多,而且只是满清落第秀才自己编的乡下蒙学读本,压根不是什么国学经典,父母也会说你太过偏激……
 
换言之,很多在你朋友圈里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已经相当老土的观点,很可能会让你的父母如临大敌。
 
我曾说过,当下的老人与独生子女一代,本就是历史上差异最大的两代人。前者因为教育经历的相对不正常,知识体系和逻辑思维都有欠缺,当他们步入老年后,偏偏又遭遇了对老人最不友好的时代,非但没有在网络时代汲取养分,反而因为知识体系的缺陷,被充斥网络的虚假养生学和心灵鸡汤所蒙骗。后者有幸在开放中成长,并且有机会在网络时代不断修正三观,但在成长中往往因为家庭的种种压制,没有学会好好沟通,时常导致纷争。
 
从这一点来说,子女选择在朋友圈里选择性地屏蔽父母,或许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无论是在生活中避免父母担心,还是在观念问题上避免争吵,都是一种虽然无奈但颇具智慧的退让。
 
与许多人想象中不同,这种观念上的家庭冲突更多发生在相对“高端”的家庭,比如知识分子家庭。“懂得越多,分歧越大”,是这类家庭绕不过去的坎儿。我有个朋友就曾说过,他不会再跟父母讨论任何历史和文化方面的问题,也不会再探讨子女教育问题,只要他们不拿养老钱去买那些虚假养生产品就行了。
 
这种碰撞很容易被上纲上线为“不孝”,这是因为很多中国父母将“孝”等同于“听话”。不过人类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世界之所以进步,往往是因为下一代人不太听上一代人的话。如果年轻的子女与老父母的三观非常契合,或许不一定是好事,反而说明了子女知识结构与观念的落后。
 
 
下一代孩子只会更早地不认同我们
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非常难教,思想和观念太过反叛。也有一些老人会将这一点归咎于孩子的父母,认为是父母的“不正经”错误引导了孩子。
 
这可能冤枉了现在的年轻父母,小看了孩子的能量。
 
我们这代人,有幸在开放中成长,但仍然经历过一定的匮乏。我小时候极爱读书,但当时所能见到的课外书,无外乎四大名著和各种评书的单行本,可汲取的养分十分有限。直到初中,我才得以接触日本动漫,并像其他人一样将《足球小将》、《灌篮高手》奉为经典。直到大学时代,我才在淘碟过程中得以见到《楚门的世界》、《肖申克的救赎》等足以改变人生观的电影神作……也正因此,我才无比感谢网络时代的到来,感谢资源的极大丰富。
 
但我们的孩子从无这种匮乏。他们从小坐拥书房,从绘本到读本,从历史到人文,从艺术到文学,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只要他愿意,阅读量和广泛程度随时会超过当年一个二十几岁的大人。他们在日本动漫和迪士尼动画的熏陶下成长,从小看宫崎骏,也在电影院里见识了无数3D动画的瑰丽和想象力。因为资讯的丰富,他们对美丑的判断,对事物的评判,对世界的认知,即使幼稚,也比我们直观得多。
 
也正因此,未必是现在的孩子反叛难教,而是大人的传统话语体系太过陈旧,很难“忽悠”孩子。如果大人的说教和灌输真的奏效,教出一个看起来很让人满意的“小大人”,也不一定是好事,因为他的老气横秋很容易招来同学的嘲笑。
 
可以预见的是,也许不用等到叛逆期,我们的孩子就已不再认同我们。而对于隐私的看重,对独立性的追求,也会让他们更早在朋友圈里屏蔽父母。
 
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到这一点,是去年见到儿子在读《这就是德国》。这是一本德国历史的普及性读物,从民族的产生到国家的建立,从兴盛到衰退,从教育到工业,从二战时期的集体癫狂到战后的复苏……如果我能在九岁时读到这类型的书,对我的三观会有多大的帮助,对文明的演进又会有如何直观的感受?
 
上个周末,送儿子去学习编程。有朋友说,孩子一旦学了编程,就会将父母远远抛在身后,我们也会像现在不懂智能手机的老人一样,在生活中遭遇巨大的技术壁垒。
 
再没有一个时代的代际差异会像当下一般巨大,当老去的父母还在批评步入中年的我们太过反叛、远远没有成熟时,我们在自己的孩子眼中已变得保守过时。
 
但我乐见这样的局面,因为我知道,孩子越早不认同我们的知识体系和观念,往往意味着他早早跟上了这个时代。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