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暗店街(四)(2)

时间:2014-11-22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莫迪亚诺 点击:

   “啊……我不象您说的那么年轻……”
   一阵沉默。我们各自靠在房间的一侧躺着,活象两个大烟鬼。
   “我刚刚参加了一次丧事活动,”他对我说。“很可惜,您以前没有见到过那个现在已经死去了的老太太……要不然,她定会给您讲很多的事的……在流亡者当中,她生前是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是这样吗?”
   “这个女人胆子很大。起初,她在蒙塔博尔路开了一家小茶馆,帮助大家……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
   他坐在床沿上,弯着背,双手交叉着。
   “那时我十五岁……推算起来,那一代人现在不会有多少人剩下了……”
   “还有……乔治·萨谢尔……,”我随口说。
   “他活不了多久了。您认识他吗?”是那位“石膏”老人,还是那位长着象蒙古人那样秃头的胖子呢?
   “请听我说,”他对我说,“我不能再谈这一切了……这使我太痛苦了……干脆,我给您看看照片好了……照片的背面写着名字和日期……您自己去搞清楚吧……”
   “您这样费心,真是太谢谢了。”
   他对我莞尔一笑。
   “我有一大堆照片……我把名字和日期写在背面,因为人们什么都会忘记的……”
   他站起来,弯着腰走进隔壁房间。
   我听见他打开抽屉。接着,他手里捧着一只红色大盒子回来,然后背靠着床沿坐在地上。
   “请坐到我身边来。这样,看起照片来会更方便些。”
   我坐过去了。盒盖子上,用哥特字体①刻着一个糖果商的名字。他打开盒子,里头全是照片。


________________
   ①十二世纪开始使用的一种字体。

 

   “主要的流亡者,”他对我说,“全都在这里了。”
   他把照片一张一张地递给我,同时告诉我他在照片的背面所读到的名字和日期,这些俄国人的名字时而象打击饶钹的声音一样洪亮。时而变得如哀似怨、几乎哽咽无声,从而使他的本来是冗长单调的叙述,显得特别的铿锵。特罗维茨库伊、奥维利阿尼、切列麦捷夫、加利京、叶里斯托夫、奥鲍连斯基、匹格列钦、恰夫恰瓦杰……有时,他向我要回一张照片,又重新看看背面的名字和日期。这是一些宴会上的照片。在大革命以后,鲍里斯大公爵还在巴斯克城堡里大摆酒席。这是摄于一九一四年一次晚宴上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们笑逐颜开……还有一些照片,上面是彼得堡亚历山大中学一个班级的学生。
   “这是我的哥哥……”
   他把照片越来越快地递给我,自己甚至连看也不看了。看样子,他急于要结束这件事。突然,我的目光停落在一张纸比别的厚些、背面却什么也没有写的照片上。
   “怎么啦?”他问我,“先生,什么事使您这样惊讶?”
   这张照片的前景,是一位老人,他挺直身子、微笑地坐在一张扶手椅子里。在他的身后,是一个长着金色头发、两眼明亮的青年女子。在他们的周围,有一小群一小群的人,但他们大多数都是背对着镜头的。靠左边,是个穿着一套浅色方格细呢西服的男子,他个子高大,头发乌黑,蓄着尖细的小胡子,约有三十岁光景。他的左手搭在那个金发青年女子的肩上,右手则没有照上,——我确信他就是我。
   我向他那里靠了靠。我们的背倚着床沿,肩挨着肩,腿平伸在地上。
   “请告诉我,这些人是谁?”我问他。
   他拿起照片,懒洋洋地瞥了一眼。
   “这人吗,他是吉奥尔吉亚奇……”
   他给我指了指那个坐在扶手椅子里的老人。
   “他在格鲁吉亚驻巴黎领事馆……直到……”
   他没有把这句话说完,好象我立刻就该明白他的下文似的。
   “她吗?她是他的外孙女……大家都叫她嘉……嘉·奥尔罗夫……她曾和她的父母一起流亡美国……”
   “您认识她吗?”
   “不是很熟悉。不熟悉。她在美国住了很久。”
   “那么他呢?”我指着照片上的我问,声音都失真了。
   “他吗?”
   他皱起眉头。
   “他……我不认识。”
   “真的不认识吗?”
   “不认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您不觉得他象我吗?”
   他看了我一眼。
   “他象您?不象。——为什么问这个?”
   “不为什么。”
   他递给我另一张照片。
   “喏……无巧不成书……”
   一个穿着白色连衫裙的小女孩,长着长长的金发,——这是一张在某个海水浴疗养地拍摄的照片,因为从照片的背景上可以看到几个更衣室、一段海滩和大海。照片的背面,用紫墨水写着:“玛拉·奥尔罗夫——雅尔塔①。”
   “您瞧……她就是那个……嘉·奥尔罗夫……她的名字叫玛拉……那时还没有起个美国的名字……”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