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做自己想做的人(20)

时间:2009-10-04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李践 点击:


《做自己想做的人》 Ⅲ出租车最危险是在什么时候

    三、出租车最危险是在什么时候   
    出租车最危险是在什么时候?   
    答案是:没有乘客的时候。   
    因为,有乘客的时候,司机有目标,他就会全神贯注驾驶,同时想方设法尽快到达目的地;而没有乘客的时候,他是盲目的,走到十字路口左转右转犹豫不定,同时左顾右盼精力分散。   
    一句英国谚语说得好:   
    “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   
    目标是我们行动的依据。   
    没有目标,我们的热忱便无的放矢,无处依归。有目标,才有斗志,才能开发我们的潜能。   
    人生的目标,不仅是理想,同时也是约束。有约束,才有超越,才有发展,才有“自由”!   
    就像一位跳高运动员,如果他的前面不放一根横杆,让他漫无目的自由地跳高,可以肯定,永远也跳不出好成绩来。正确的方法是,在他面前设定目标,放置一根横杆约束他,让他不断地超越,横杆也就不断升高。甚至会有这样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横杆越高,跳得就越高;横杆很低时,他却跳不起来,因为,没有目标(横杆很低)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这又很像物理学的一条原理,没有参照物,运动或静止都没有意义。   
    四、信念因目标而生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   
    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   
    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   
    “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   
    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   
    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   
    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目标产生信念。清晰的目标产生坚定的信念。   
    信念就是“自信必胜”。目标越清晰,信念越坚定。否则,“苦海无边”也只好“回头是岸”。   
    34岁的美国妇女弗罗纶丝·查德威克是横渡英吉利海峡的第一位女性。完成这项壮举之后,她决定向另一距离更远的海峡卡塔林纳海峡挑战,即从加利福尼亚海岸以西21英里的卡塔林纳岛游向加州海岸。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妇女。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西海岸及附近的太平洋洋面,笼罩在浓雾中。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船都几乎看不到。她一个人坚定地游着。千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时间一小时一小时过去,已经15个小时了,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的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的水温。   
    终于,她感到又累又冷,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请求拉她上船。随船的教练及她的母亲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浓雾弥漫,什么也看不到!   
    最后,在她的再三请求下(从她出发算起15小时55分之后)人们把她拉上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   
    后来她总结道,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说实在的,”她对记者说,“我不是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见陆地,也许就能坚持下来。”   
    迷茫的目标,动摇了她的信念。   
    两个月后,她成功地游过同一个海峡,仍然是游过卡塔林纳海峡的第一位女性,且比男子的纪录快了大约两小时。   
    这次,她有了非常清晰的目标。   
    商界巨子J·C·宾尼说:   
    “一个心中有目标的普通职员,会成为创造历史的人;而一个心中没有目标的人,只能是一个普通职员。”


《做自己想做的人》 Ⅲ目标心态,生命期待

    五、目标心态,生命期待   
    目标,是积极心态的主要标志。心态积极,必定是因为有目标,而目标,又使心态更加积极。   
    “二战”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5%。据身临其境的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观察研究,幸存者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地活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弗兰克的一个牢友在那个与死神相伴的环境里,曾绝望地对他说:   
    “我对人生没有什么期待了。”   
    “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弗兰克说,“而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   
    他通过不断地鼓励和分析生命的意义、目的,终使那位牢友扭转了悲观的人生态度,重新燃起对生活的渴望。   
    没有脱离远大人生目标的积极心态,也没有消极心态产生的远大人生目标。   
    目标反映了心态,心态决定了目标。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目标受利益趋动。   
    此处所说的利益是广义的,并非仅仅指“功、名、利、禄”,还有健康、尊严等等。利益诱发欲望,欲望引起需要,需要确定目的。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求、需要、事业、计划、志向、梦想、愿望、选择、打算、目的、企图、追求、任务、工作、责任、满足等等想法。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叫做“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都应该有目标。只不过目标的层次不同、规模不同、时间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罢了。   
    短的、小的目标,我们常叫做打算、想法;中的目标,我们常叫任务、计划;远的、大的目标,就是事业了。   
    大到“为真理作证”,救黎民于水火;小到仅为了顿饭,为了再来一杯。都是目标。除非死了,活着本身就是一个目标。正像人们常说的“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有梦想的地方当然就有目标。   
    抽象一点说,目标就是事物在时空中的某种方向性或趋势性。   
    通俗一点说,目标就是你欲望的具体化,你的欲求。   
    说白了,目标就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有一个误解,认为目标就是崇高的理想,只有大人物、科学家才配有“目标”。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目标,每一件事都可以设定目标,也应该有目标。   
    美国有个叫约翰·歌德的人,20岁以前几乎一无是处,25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美国成功学院的一个关于精神、信念和目标的讲座。听完讲座后,他的内心受到很大的触动,从那时起,便按照学到的方法,为自己设定了123个目标。这些目标中,最大的是成为亿万富翁和登上月球,最小的包括交友、收入、住所甚至一些生活中的琐事。30年过去了,他的123个目标实现了105个,其中包括成为亿万富翁。

顶一下
(19)
86.4%
踩一下
(3)
13.6%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