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养生如有节,恬淡享天年(15)

时间:2023-06-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春之霖|小慈 点击:


    4.舌苔黄厚之人

    正常人的舌苔薄白湿润,黄则表示消化不良、有炎症,此时服用人参会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等。

    5.大腹便便之人

    此类人服用人参后,常常食欲亢进,出现体重猛增、身重困顿、反应迟钝、头重脚轻等不良感觉。

    6.发热之人

    发热应先查明病因,不可因病体虚而盲目进补,感冒、炎症等发热病人服用人参后犹如雪上加霜,会使病情加重。

    7.胸闷腹胀之人

    此类病人服用人参后,常常出现胸闷如堵、腹胀如鼓等。

    8.疮疡肿毒之人

    身患疔疮疥痈和咽喉肿痛者,体内有热毒,服用人参会导致毒性大发,难以治愈。

    9.体内有热毒者

    此类人服用人参后会导致疮毒大发、经久不愈等严重后果。

    人体自身有大药,“口中醴泉”少不了

    什么是“口中醴泉”?李时珍说:“人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两窍通肾气。心气流于舌下为灵液。道家语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修养家咽津纳气,谓之清水灌灵根。”

    可见,“口中醴泉”也就是俗称的口水、唾液。李时珍指出唾液是由人体精气上升而形成的,它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溢、聚、散、降。这就像自然界的风云际会一样,水由下而上,溢成气,聚成雾,散为云,降为雨露,滋润大地万物。唾液也像自然界的雨露一样,升降循环,滋润着人的五脏六腑。中医认为唾和液是两个不同的东西。《黄帝内经》中说:“脾为涎,肾为唾。”脾液为涎,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口水、哈喇子。肾液为唾,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而唾液就来源于人的这两个根本。

    《本草纲目》转录了其他医书对唾液的功能之说:“《瑞应图》说:常饮醴泉,令人长寿。《东观记》说:常饮醴泉,可除痼疾久病。”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方法中的“咽津”一法,诸养生学家称其有“令人躯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的作用,并有诗赞曰:“津液频生在舌端,寻常嗽咽入丹田。于中畅美无凝滞,百日功灵可驻颜。”可见古时的养生学家对“咽津”十分推崇。

    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糖尿病在中医里叫“消渴症”。为什么叫消渴症呢?糖尿病是因为脾肾功能不好,不能产生足够的津液,脏腑得不到灌溉和滋润,虚火上升,患者就会经常感觉口干、口渴,所以又叫消渴症。唾液是与生命密切相关的天然补品,你吐掉一口感觉不要紧,其实需要你买好几盒补品才能补回来。所以我们不要随地乱吐口水,这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还是养生之大忌。正确的做法是经常咽口水,不仅可以治病,还可以延年益寿。

    咽津的姿势可以采取站、坐、卧,平心静气,轻轻吐气三口,闭口咬牙,好像含着什么东西一样,用两腮和舌头做漱口动作,漱十几次。这个时侯口内就会生唾液,等唾液满口时,分三次把唾液徐徐送下。初练时可能唾液不多,久练自增。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天3至4次更好。别小看了这个简单的养生法,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受益匪浅。

    老人长寿的秘诀:营养少流失,夕阳别样红

    老年,食补为先。老年人经受了几十年的人生坎坷,饥饱劳碌,五脏六腑的功能逐渐衰弱,尤其是肾气和肾精处于弱退之势,这就需要通过补养脾胃,以后天水谷的精气填补先天肾气和精气的亏虚,并用以滋养机体各脏腑,增强各器官的功能,维持健康长在。这一时期尤要考虑老人消化功能减弱的特点,重视脾胃的调养、宜忌,总的饮食要求是营养丰富、全面、质精而量不宜多。

    根据老年人的生活特点,各种营养素的补充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热量

    因为老年人身体组织萎缩,代谢过程降低,故老年人的基础代谢一般比成年人降低10%~15%左右;又因为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相应热量消耗也降低,故老年人膳食中的热量也相对减少,大约相当于青年人总量的80%。所以老年人要补充热量,但这种热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出现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