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小行星城》:精致的沙漠并非真实的沙漠

时间:2023-06-26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tatsuyaendo 点击:

  尽管《小行星城》在豆瓣上一致差评我还是决定去观看一下,因为我确实很喜欢《法兰西特派》。不少评论认为自《法兰西特派》开始韦斯安德森就开始陷入形式主义的桎梏,但我恰恰被这部作品其中关于报纸这种文学载体的影视化呈现与对于艺术形式的多角度思考所吸引,不论是其中颇有巧思的文本设计还是平面道具设计以及舞台调度的规划,给我的整体观感像是踱步于一位艺术家的个展。一部本应以叙事为导向的电影变格为以参观体验为导向的展览,这种艺术形式的切换在不同观众的眼中确实会存在分化,有人会赞叹与艺术上的形式美,也会有人批评其中刻意的形式主义。

《小行星城》:精致的沙漠并非真实的沙漠

  但是我上述关于《法兰西特派》的观点,在这一部作品中却并不那么适用。因为虽然说《法兰西特派》已经在艺术形式上比较刻意为之,但是它的场景主体与它的叙事传达是一致的。相反地,《小行星城》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独特滤镜下的高饱和天空与沙漠。但是在我眼中这个沙漠过于“精致”了,精致到观众难以感受到它固有的炎热属性与沙漠应有的旷野感,仅凭影片中的台词“It's so hot” 和鲜有的几声蚊子嗡嗡声显然不够。我一度很喜欢导演的拍摄美学,但是他此前的作品场景主要是室内或者自然光不强烈的建筑周边,因此这一部非常精致的沙漠甚至有些弱化场景原有的效果,参考荒漠处理的代表作《黄金三镖客》对比尤为强烈。

  我也看到相关文章表示布景上的不真实感正是导演暗示戏里戏外的差异,导演本人说,「我们有一个剧本,要演一个虚假的故事,一个在1950年代,虚构的沙漠城镇的故事」。但是以我粗浅的认知,这种处理手法让我对于剧中人物有疏离感,对舞台和真实世界的切换有隔离感,也许对于这个主题我还是更习惯《雨中曲》这种主流叙事风格。“电影中的舞台布景是为了表现舞台的虚拟感”,也许导演是站在更高的艺术高度进行探讨,但显然这种逻辑自洽的理论观众是很难买账的。

  此外,剧中大部分人物的相关展开都是非常寡淡的。这也许可以理解为这是导演通过去主题化展现每个个体的平淡生活以传达存在主义思想,但多数人物在影片中的“存在”实在太平淡且重复了,缺少了人物群像应有的个体亮点。并且,如果说是高屋建瓴式的人物群像,那么为什么又在不少角色间穿插情愫交叠,让人物的展开缺乏新意?

  总的来说《小行星城》的主题太过于晦涩,通过着名演员的堆积让它看起来像是成熟且专业的商业片,却又在讨论比多数文艺片与纪录片更加缥缈的议题。我依然认为是值得因为其艺术风格和较为诙谐的台词与故事发展去电影院体验的,但是整部电影的感受就像一颗精致的水晶球,在精致的布置外部有一层难以逾越的隔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