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兴趣+效率:让成绩优异的点金大法(7)

时间:2023-03-2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王艳丽 点击:


    读书要“心到、口到、眼到”,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读书经验。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会对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家长有责任采取多种措施,营造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孩子正确的读书习惯,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引导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自学时要用符号在书上进行“圈、点、勾、画、批”,在读书的过程中将重点的句子或资料进行摘抄,还要鼓励孩子经常写一写读书体会。

    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有“韦编三绝”的典故。孔子在晚年的时候读《易经》,由于翻看得很频繁,在书简上反复标记,反复回味,以至于将穿书简用的绳子都磨断了,其用功程度可见一斑。

    第二,口到、眼到、心到,在这“三到”中,最关键的是“心到”。只有专心,眼到和口到才能发挥作用。如果不专心,任凭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都将无济于事。

    第三,养成善于自我提问题的习惯。有的学生往往自学时提不出问题,但是提不出问题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心到的结果,是理解问题的前提。

    第四,“非思不问”的习惯。善于提问要建立在多思的基础上。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这里所说的“学”,是指独立思考。有人提出“五不问”,即:已学过的基础知识未经复习不问;教科书或主要参考书没看过不问;老师问的问题未经思考不问;找不到自己问题的关键不问;提不出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不问。

    第五,“不耻下问”的习惯。

    第六,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育才方案

    引导孩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给孩子思考的机会,让他学会思考,具有思考的好习惯,将会促进他更用心地学习。

    家长要寻找促进孩子思考的机会,让孩子进入思考问题的状态。

    如果孩子不想思考,也不愿意思考,那么就会变得很可怕。因为孩子的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不经常使用大脑的人精神发育肯定比正常人迟缓,这是众所周知的。

    为了让孩子养成经常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的习惯,在说“好好想想”、“努力”之前,首先让孩子自己认识到思考的意义很重要。与父母强迫孩子在学校获得好成绩相比,孩子希望认字,希望能够阅读电视节目表,这对于孩子来说更实际得多。孩子能够自己确定这样更具体的实际目标,才能产生想要认定的热情。由父母一方施加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使孩子忘掉思考的重要性。

    某小学在带学生到百货店去买东西时,要求每位学生只能带50元,尽量用这些钱多买有用的东西。他们平时用50元买一块蛋糕还常常不够,这次拿50元到高级物品齐全的老字号商店去用,使学生们感到不知所措,但过了两个小时之后,他们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买许多东西的窍门,最后完成任务回家了。强行要求的作用恰恰可以发现孩子头脑的灵活性。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作为家长切勿为孩子作出“结论”,因为对于孩子来说,遇到苦难恰是思考的最佳时期。

    比如,当孩子在马路上摔倒时,美国人以鼓励的语言帮助孩子站起来;非洲人以父母摔倒后自己站起来的无声的实际行动教育孩子,从侧面帮助孩子自己站起来,决不像中国人和日本人那样亲自动手帮孩子解决困难。因为孩子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大人只要让孩子做好充分利用思考能力的准备就可以了,切勿代替孩子作出“结论”。

    19世纪的哲学家、教育家爱德华博士提出了顺其自然地引导孩子提高思考能力的方法,即把物品的名称分三个阶段教给孩子。比如,把铅笔、圆珠笔和毛笔拿给孩子看,第一阶段首先拿出铅笔,指着铅笔对孩子说:“这是铅笔。”第二阶段是并排拿着3支笔问:“哪支是铅笔呢?”并让孩子自己选择。第三阶段是拿着铅笔问:“这是什么?”这种以“这个”、“哪个”、“什么”询问孩子,让孩子回答的方法即为“谢根三阶段”,以这种方法反复提问便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