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雨枫轩!
当前位置:雨枫轩> 原创长篇小说 > 社会|历史 > 古事今观 > 第六章 > 游说

游说


更新日期:2015-07-12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本书总阅读量:

  第六章 游说

  一

  策士苏秦不远千里来到秦王国首都咸阳,一路舟车劳顿,虽然很疲惫,但心情却是极佳,他想凭他胸中的才学一定会得到秦王的垂青,他很自负,认为此次游说秦国一定能一鸣惊人,一举成名,在新崛起的秦王国中一展才华,到时候拜相封侯,获取无限的好处,荣华富贵自然不在话下,对于这一点战国的策士们毫不掩饰,苏秦是平民士子,对这点更是有着深切的体会,他知道这是平民子弟唯一改变命运途径。

  苏秦此次游说秦国,是要将自己所主张的连横计策献给秦惠文王,秦国开化比较晚,一向被山东六国视为荒蛮之国,而来秦国求职的一般都会被看作是在六国不得志的士人。的确,秦国本土没有杰出的相才,所以秦国后来担任丞相这一重要职务都是来自六国的士子,也正是因为历代秦王不拘一格降人才,坚持开明的用人政策,六国杰出的人物才源源不断的流向秦国,这也是秦国能够统一天下的根本。秦国自来有敬贤的传统,孝公及今王都有敬贤之名,对来求职的六国士子一向礼遇,苏秦也正是冲着一点来的。

  苏秦倒也不是在六国完全混不开了,他并不是籍籍无名之辈,因为他的老师是鼎鼎有名的鬼谷子,谁不知道鬼谷子门下个个奇才,作为鬼谷子的高足苏秦自然也不会是等闲之辈,不至于找不到一份高薪的职业,但是苏秦非池中之物,自视甚高,一向自比为辅佐周文王建立周王朝的姜子牙和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管仲,也就是他的理想是做一国的丞相,总理国务,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二号人物。虽然以他的才华,在山东六国中要找到一份能过滋润的职业还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要爬上丞相的高位谈何容易,简直就是不可能,且不说齐楚魏这样的富庶的大国,就是燕赵韩这样的比较弱的国家里丞相这个高位都是宗族大贾占据着,非富即贵,哪怕是要爬上稍高点的位置也要懂得所谓的为官之道,什么拉关系走后门,吹牛拍马潜规则等这样的学问是一套一套的,他对这种歪风邪气自来厌恶,更加的不屑于学习研究,何况山东六国都不足以与虎狼之国的秦国相抗衡,唯有秦国有一统天下的实力,当然眼下未强大到可以一统天下的地步,但是有这个潜力也有这个野心,前景非常看好。他也知道,秦国有将丞相这个重要的职务留给外来士子的先例,一个尚武的国家,民政财政司法及长远目标的详细规划,具体事务的落到实处等琐事不是赳赳武夫所能担任得了的,所以秦国是他实现抱负的不二之选!

  秦惠文王的礼贤下士果然名不虚传,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见了来求职的苏秦。秦惠文王此时杀了出自六国的商鞅不久,恨屋及乌,因而对其他六国士子也的不大感冒,但他还是不端国王的架子,不用苏秦行参拜之礼,而将苏秦当客人对待,十分礼遇。苏秦见多识广,擅长雄辩,口才极好,所以主客两人交流的气氛轻松。秦惠文王很愿意听取客人的意见,所以主要是苏秦说,秦惠文王听。苏秦游说诸侯,靠口才吃饭,要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取得荣华富贵,名声地位,自然毫不客气的讲了起来。

  苏秦一讲就是大半天,滔滔不绝,分析形势,剖析利害,最后他劝秦惠文王说:“大王,贵国西有巴蜀汉中这样的天府之国,北方的胡貉代马丰富的物产,南方的巫山黔中真是天然屏障,东有像函谷关崤山这样的天赐长城,加之兵精粮足,地广人多,大王您又是当今世上少有的英明之主,在您的领导下您的大臣个个足智多谋,将军人人能征惯战,精通兵法,士卒善战,训练有素,纵观现存各国,有足够资本一统天下,吞并诸侯,南面称帝的除大王您还有哪国有这样的条件?不知大王有没无这方面的意向,如果大王愿意对此作进一步的规划,在下不才,请求为大王效犬马之劳!”

  秦惠文王认真的听完了苏秦的话,略加思索,苏秦看了看秦惠文王的表情,想从中看有没有被自己的说词打动,但是秦惠文王还是那样面含微笑,一点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从中他可以看出,秦王果然是非同寻常的诸侯王,任何会察言观色的大臣都无法揣测他的心中的想法,足见其稳重而有城府,自然也有主意有远见,是个能够领导全局的国君。

  苏秦正为自己得遇明主而暗自庆幸的时候,秦惠文王却当头泼了凉水,秦惠文王的一番话显然是不采纳他的意见。他对苏秦说:“寡人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寡人以为在羽翼未丰满之前就高飞是很危险的,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就付诸实际,势必会导致司法混乱,在君王的功德品行都未使举国上下信服是没有威望的,在这样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就去动员全国军民是不切合实际的。先生不辞辛苦,千里迢迢西来教导寡人,寡人足感盛情,至于此事,改日再聆听先生的教诲!”

  苏秦的计策虽然遭到对方的否决,但是他也知道,一见面就让秦惠文王言听计从那自然是不可能的,需要更进一步的下说词,直到最终打动秦王,他继续说:“大王,在下在未进见大王之前就担心大王不能采纳在下的建议。大王,您知道,历史上多少明主的威德不是通过武力建立起来的?诸如黄帝讨伐蚩尤,商汤讨伐夏桀,武王讨伐纣王,齐桓公称霸天下。在当下好像是和平了,各国间通过外交手段结成同盟,不在用武。文士们个个巧舌如簧,纷纷议论,诸侯们听得糊里糊涂,使得他们没有了主意,东说向东西说向西,最后导致出现了这样的怪现状:条约、规章、法令等条条框框一大堆,数不胜数,大家似乎都约法三章,互不侵犯,互助互利,亲如一家,其实都是虚情假意,过不了多久,只要涉及到利益问题,马上翻脸,然后又拔刀相向,隆重开战,民不聊生,道理讲得头头是道,战争的把戏却愈演愈烈,天下大乱的局面愈加不可收拾。仁义道德的含义和意义对战火的蔓延却毫无办法,所以目前的的整体局势应以战为主,用战争的手段终结战争,达到一统天下永久和平的目的。所以应该放弃文治的幻想,将统一天下的希望寄托在武力的征伐上。现在应该做的是扩充兵力,储备粮草,加强训练军队,提高战斗力,保持准战状态,时刻准备作战。用和平的手段来统一天下,即使古代的三皇五帝复生也无法实现,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武力实现。对内施行仁政,对外军事打击,要统一天下,战争什么时候都不可避免。现在各国都忽略了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被书呆子们的胡说八道所迷惑,使得政治混乱,民不聊生。如此看来大王您也是不会采纳在下的意见了!”

  苏秦讲的口干舌焦,每一句话都极具说服力,但是秦惠文王还是面含微笑的表示实施他的策略的诸多困难,时机远未成熟,但是苏秦还是不死心,谈话结束后又多次向秦惠文王上书,阐述连横政策切实可行,可是都是石沉大海,秦惠文王根本就不再理睬他,说明秦国对他的策略不予采纳。他觉得自己的计策得不到实施,留在秦国也无意义了,尽管秦国并没有赶他走,甚至挽留他,要他参赞军机,给他一个职位,但是他拒绝了秦国的好意,对于苏秦来说,追求荣华富贵名利地位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目标,策士们的主张是他们的生命,有时候更看重自己的主张是否能被采纳。苏秦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没想到他的主张,秦国并不感兴趣,满怀信心西来,却到遭到如此挫败,只好带着破碎的梦想而离去。

  二

  千里西来,为的是实现他的抱负,但是与秦惠文王一席话谈的没有达到他预想的目的,知道秦国没有他大展鸿才的机会,于是谢绝了秦国的挽留,甚至连秦国馈赠的百金也没有收就独自原路返回。

  秦国离中原千里之遥,一路风餐露宿,晓行夜住,不觉到了西河郡,中原在望,但是这时候他的已经囊空如洗,连盘缠几乎没有,甚至把最值钱的貂皮大衣都当了,又走了几日,脚上的牛皮靴子也破烂不堪了,只得临时编织草鞋穿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更加狼狈的是进入魏国境界遭恶狗袭击,几只凶悍异常的狗,像中山狼一样眼睛闪着绿光,狂吠着向他扑来,露出白生生锋利的牙齿,随时要将他撕咬成碎片,糟糕的是他的佩剑也卖掉做了返程的盘缠,只得随手在地上拾起一根树枝做剑,战国士人都文武双全,苏秦剑术更属一流,面对疯狂来袭的恶狗他毫不畏惧,一场大战将恶狗击退,虽然战退恶狗,但是自己的脚腿也被狗咬伤了多处,一身华丽的衣冠更是被撕咬的破破烂烂,又走了几天,伤口已经开始溃烂溃脓,加上几天没有吃饭,已经饿得走不动了,穿着破草鞋在一根木棍的支撑下一瘸一瘸艰难的行走,肩上已经不挑什么行李了,几天下来面有菜色,须发尺长,乱蓬蓬的像一堆茅草,衣衫更加褴褛不堪,已经完全沦为一个乞丐了,索性一路乞讨回到家,家就在眼前,他松了一口气,不管如何艰难困苦,遭受多大的挫折失败,他都不会丧失信心,远远看到自家的大门,他不禁激动的流下眼泪,外面不管有多少不如意,家永远是温馨的港湾。

  看到熟悉的大门,他想到贤惠温柔的妻子,她总是那样温柔,对他总是那样的崇敬,无限的爱意,脸上总是带着甜蜜的笑容,事事顺着他,简直有点把他惯坏了,想到这里他心中甜甜的,嘴角露出了笑,仿佛忘记了他目下狼狈的处境,但一想到这里就心中不禁惭愧。唉,我苏秦何德何能尽蒙贤妻如此相待,真不知如何报答她!妻子对自己的确付出的太多,他心中一直感到愧疚,立誓要功成名就,到时候夫荣妻贵,一定好好补报贤妻。每当他向妻子表明心迹的时候,妻子却温柔的笑着说,她并不在乎这些,她看重的只有相公的人品才貌。如此贤惠而深明大义的女子,令须眉男儿汗颜,也不知道是我苏秦几世修来的福分!

  还有亲爱的大哥、大嫂以及年老的父亲,他们多年来一直支持着自己,无不以他为荣,一家人相亲相爱,拥有这份温馨的天伦之乐当不当大官,能不能取得荣华富贵,有没有名声地位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但是他还是心里非常惭愧,不知如何面对对他期望甚高的亲人们,虽然他知道不管他成败,家人都一样会像以前那样宽容他。

  伤口不断流着脓水,肚中空空,饿得两眼发昏,支持到家门口苏秦终于昏倒在地,直到听到人声的喧哗,他才醒了过来,慢慢的抓起棍子支撑着站了起来。但是没有父兄的迎接,妻子温柔的安慰,嫂嫂殷勤的款待,他们已经完全不认识了眼前这个比叫花子还要落魄潦倒,一身恶臭,衣衫褴褛,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了,更加不会跟风度翩翩的佳公子,才华横溢的著名策士,当世奇人鬼谷子的得意高足苏秦联系在一起。当苏秦有气无力的叫了声父亲,家人才发现眼前这个人尽然是他们全家引以为傲的季子苏秦,一家人都惊得呆了,他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西去游说秦国的苏秦不仅没有谋得一官半职,而且会混的狼狈到这地步。嫂嫂是个很灵醒的女人,她马上猜测到是怎么回事了,一改以往的热情,而是轻蔑的冷笑道:“这不是丞相大人嘛,您老人家怎么回来了啊!”苏秦怎么也不会想到亲爱的嫂嫂翻脸尽会这样快,但是看到一旁妻子也是对他异常冷谈,哪里还有往日的温柔,只见她板着俏脸不说一句话,父兄也是一脸死灰,不说一句话。苏秦简直不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都是真的,他怀疑在梦中,但是他很快知道这是千真万确的,因为他感到非常的饿,如果不是木棍的支撑他又会饿昏过去。他没想到亲人不再宽容他了,他伤心而惭愧,有气无力的简单的叙说他游说秦国无功而返的经过,当他说秦国最后想挽留他他谢绝了,嫂嫂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冷嘲热讽,说压根就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一看就是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二流子,卖弄口舌,不务正业,到处蹭饭,多半是被人家看穿了给轰出来了,还说是什么鬼谷子的高足,现在冒充名牌大学高材生的人多的去了,顶着名师弟子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然后又开始抱怨自家没有当官的亲戚,说人家某某家就因为有当官的亲戚,经商才年年赚大钱,日进斗金,他家经商赚不了几个钱,尽养活吃闲饭的,沾不上一点光尽倒贴……

  妻子始终板着俏脸,一言不发,不等嫂嫂抱怨完就转身回屋子了,嫂嫂也回去了,嘴里还在不停的抱怨着,哥哥面无表情,不说什么,但是也不制止嫂嫂,没跟家人打一句招呼,也没有再看兄弟一眼就出去做买卖了,最后父亲也是叹息了一声回屋去了。一家人先后走了,都不理苏秦。此时苏秦什么都不想,脑子中一片空白,只剩下了一个饭字,他实在饿的支撑不住了,管不了许多了,也拄着木棍回到屋子了,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一进屋就倒在地上,又慢慢的坐起来,但是无论如何站不起来了,索性就坐在地上。他几乎是用哀求的口气跟嫂嫂说:“季子实在饿的受不了了,有劳嫂嫂赏碗饭!”

  嫂嫂还在嘮哩唠叨的抱怨,听到苏秦要吃饭,立马住嘴,也想苏秦的妻子一样板起了脸,一言不发了,苏秦又哀求了一遍,嫂嫂终于忍不住了,他大声的嚷道:“我上有老下有小,哪里有工夫伺候丞相大人用膳呢!”她拉着脸,翻着白眼,毫不掩饰对苏秦的轻蔑,公开的嘲讽,嘲讽完又明确的表示她这里不是慈善机构,哪里有那么多饭给叫化子施舍。

  苏秦只好哀求板着俏脸,一言不发咣当咣当织布的妻子,她今天不说一句话,但是将织布机弄得声特大,这刺耳的声音似乎在发泄着无穷的怨气悔意,似乎在诉说着满腔的委屈。他饿得已经不管这些了,只是哀求道:“有劳贤妻赐碗薄粥!”妻子始终不应,只是将织布机的声音操作的越声响了,一连哀求了几遍,妻子始终不理,只是织布的声音一次比一次响了,到苏秦哀求了十几遍之后,妻子停了下手中的活,狠狠的白了他一眼,似乎说没看见我正忙着吗,接着又开始织布,声音更响了。

  这时候父亲叹息了一声拿来几个冰冷的窝窝头,一句话不说走开了。苏秦抓起窝头狼吞虎咽,他觉的这是他生平从来没有享受到过的美味,心中五味杂陈,来不急咀嚼杂粮制成的美食,大口的吞咽着,眼泪不禁流了下来,很快他将几个窝窝头吃的一个不剩,他觉得有了力气,不需要木棍的支撑了,他爬起来跑到水缸跟前,拿起瓢足足喝了五瓢凉水,肚子里咕咕作响,他感到舒服了许多,但是心中说不出的难过,他想放声大哭一场,但是苏秦毕竟是苏秦,他克制住了,不过还是暗暗的流了眼泪。

  嫂嫂的翻脸无情他有时可以料得到,但是亲爱的妻子,敬爱的兄长和父亲对他的无情让他一时难以接受,尤其是妻子,平时是如何的温柔体贴啊,枉你苏秦绝顶聪明,怎么也没想到妻子会这样对你。或许因为妻子对自己爱护体贴,任劳任怨,感激她对自己的付出,所以从来不会想到会发生这样令他伤心的一幕。但是苏秦毕竟是干大事的人,他静下心想,你凭什么要人家对你无怨无悔的付出,难道你一无所成,一无所有,一无所能,成为叫化子也要人家爱你,永不会变心,始终如一吗,父兄也是半生辛劳,也不必介怀,想到这些他也就释然了。只是转恨秦国,他长叹道:“父亲眼里我这个儿子没有出息,妻子眼里我这个丈夫没用,嫂嫂眼里我这个小叔子无能,我之所以受到家人的轻视,全是秦王目光短浅,不能重用我!”

  苏秦将养了几日,腿伤好了,父亲的窝窝头也使他的体力得以恢复了,穿上旧衣,找到姜太公留下的兵书,独自结草庐隐居山上读书,家人自然无人理睬他,他在山里读书倒也快活,野菜鸟兽为食,山涧清泉为饮,在草庐日夜苦读,反复研究,晚上读的困了,为了督促自己不要停止攻读,就用锥子刺大腿,乃至鲜血直流到脚,他在书中似乎又发现了一片新天地,等到将姜太公的《阴符》研读透了以后,他坚信没有游说不了的国君,总有一天会凭借一张嘴获得荣华富贵,声名地位。

  三

  苏秦自强自律,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隐居山上整整一年,终于读完了姜太公的所有兵书,他觉的可以再次出山游说诸侯了。他在山上读书一年里,没有获取资讯的任何管道,但是天下形式的发展他还是有准确的判断,因为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总是随着历史的规律发展。上次游说他选择了新兴的大国秦国,自以为有十足的把握,不想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搞得一无所有,狼狈不堪,吃了苦头受到巨大的屈辱,但是苏秦是何等样人,能影响一个时代的人物岂能被眼下的穷困屈辱所击败,所以他又开始了他的游说生涯。

  这次他选择了较弱的老牌诸侯燕国,他知道现在秦国的迅速崛起给其他诸侯国造成巨大的压力,尤其是秦国兵出函谷关,攻城略地,四处扩张,占据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对山东六国构成严重的威胁。他这次出山的目的是游说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但是此次游说却没有选择受秦国威胁最大的魏赵韩三国,而是选择了地理上不与秦国接壤而又没有活力的老牌诸侯燕国。这是他在游说之前经过详细分析做出的决定。他知道要说服魏赵韩三国,尤其是燕赵两国, 虽为紧邻,但都没有远亲不如近邻的之类的想法,不仅没有过亲密的合作,而是边境冲突不断,多年来结下了仇怨,势同水火,所以要六国结成反秦同盟首先要化解各国之间的矛盾,只有大家捐弃前嫌,才能同仇敌忾,精诚合作。

  游说秦国失败后,磨平了苏秦的棱角,自负而心高气傲之心大为收敛,尽足足在燕国呆了一年,一年后才得到燕文公的接见。他跟燕文公分析说:“燕东有朝鲜、辽东,北有林胡、楼烦,西有云中、九原,南有呼沱、易水,国土纵横二千多里。带甲数十万,车七百乘,战马六千匹,粮食够十年支用。南边有碣石和雁门的丰饶物产,北边有枣和栗子的获利收成,老百姓即使不耕作,仅靠枣栗也足保衣食无忧,这正是所谓的天府之国。远离战祸,人民安居乐业,安享太平之福,燕国之所以得享和平,实在是赵国在南面作蔽障。秦国和赵国发生了五次战争,秦国两胜而赵三胜。秦赵互相削弱,而大王却保全燕国,控制住这个大后方,这不就是燕国不受侵犯的缘故吗。况且秦国攻打燕国,要越过云中和九原,经过代郡和上谷,长途跋涉几千里,因此要攻下燕国的城池那也是鞭长莫及。秦国不能侵犯燕国的道理是很明显的。如果赵国攻打燕国,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只要一声令下,不出十天,数十万军队就能进驻到东垣一带。再渡过呼沱河和易水,不到四五天就可以到达燕国的都城了。因此说秦攻打燕,须得在千里之外开战;而赵攻打燕,是在百里之内开战。不担心百里之内的祸患而看重千里以外的战事,策略上的失误,是非常严重的。因此燕与赵为敌是不智之举,燕赵两国应该修好,应该成为友好的邻邦,因为当今世上最大的威胁是虎狼之秦,如果燕国不断的侵扰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强的赵国,等到消耗尽赵国的国力,秦国就轻而易举的把赵国灭掉了,那时候燕国就暴露在秦国的刺刀之下了,现在燕国之所以没有受到秦国的威胁,是有抗秦的中坚力量赵国在为燕国做挡箭牌,一旦赵国亡国,燕国岂能幸免,唇亡齿寒啊!所以六国应该团结起来对付秦国,天下为一,孤立秦国,对抗秦国的霸权主义,那么燕国也就一定没有忧患了。”

  燕文公恍然大悟,觉得苏秦的合纵之计非常符合燕国的利益,因此完全赞同苏秦的提议,对苏秦本人更是十分赏识,他对苏秦说:“我燕国弱小,西面迫近赵国,南面靠近齐国。齐赵都是强国,现在承蒙先生的教导,首倡合纵,若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我燕国长久安定,寡人愿举国相报”。于是资助苏秦车马金帛,代燕前去游说赵国,化解两国间的怨仇。

  苏秦来到赵国,他现在已经不再是游说四方的说客了,而是以燕国使者的身份带着使命出使赵国,所以很快得到了赵肃侯的接见。赵国虽为军事大国,但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也是块四战之地,不仅要面对强大秦国的威胁,还要防止燕国背后捅刀子,魏国齐国要趁火打劫也十分方便,更有国中之国中山国是心腹大患,还有匈奴的骚扰,后院随时都会起火。苏秦的合纵之计对赵国来说,无异于久旱的甘霖,大大减轻了赵国的压力,若促成六国联盟,不仅解除了强秦的威胁,也消除了燕魏齐的隐患,让赵国有了喘息之机。

  所以两人相谈甚欢,赵肃侯激动的拍案叫好,他又是感激苏秦又是器重苏秦,所以立刻重用,委托苏秦全权处理国家大事和负责联合诸侯的工作,并拜苏秦为赵国丞相,封为武安君,赐车百辆,锦绣千匹,黄金万两。苏秦在燕赵两国的鼎力支持下游说诸侯,陈说利害,他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果然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了六国同盟,共同抵抗秦国,苏秦从此身配六国相印,成为反秦同盟的总指挥,身份显赫,无人能比。苏秦的合纵政策将六国团结在一起,完全孤立了秦国,秦国举国震惊,一时不知所措,六国合纵锁秦,使得秦国十多年没有敢兵出函谷,直到后来苏秦的师弟张仪的连横政策才逐渐分化瓦解了六国合纵,此是后话。

  好久没有了苏秦的消息,家人并不关心他的生死,而亲戚邻里也早知道苏秦不仅没有飞黄腾达,当上大官,而且沦为到处蹭饭吃的二流子穷光蛋了,他的名声一下子变的这么臭全是拜嫂嫂所赐。自从看到苏秦游说秦国回来,混得狼狈不堪,让她家为他付出了许多,眼看得不到回报了,他心中有气,所以她像个小广播一样四处宣传,添油加醋,说苏秦卖弄口才,搬弄是非,痴心妄想,自不量力,无自知之明,冒充圣人门徒,名校高材生,跑到秦国骗吃骗喝被人识破,一顿痛揍,打断狗腿,狼狈不堪,总算还没死捡回来了一条小命,不过现在又不知死哪里去了,这回想是已经真的死了吧……

  亲戚邻里没想到相貌堂堂,英气勃勃看起来一表人才的苏秦,原来是银样镴枪头,徒有虚名,徒具其表,压根就是个穷屌丝二流子。与此同时曾经资助过苏秦的亲戚邻里,纷纷上门要求苏秦的哥哥还钱来,苏兄叫苦连天,更加倒霉的生意也大不如前了,很多争相与他合伙的人随着他老婆四处宣传其弟的为人,大家都不与他往来了,原来大家跟他结交是因为他有个前途无量的弟弟,那时候也是他老婆四处宣传说他兄弟如何了不起,一定能当上大官,商人能与当大官的攀上关系,那可发了, 稳赚不赔,甚至空手套白狼也不在话下,没想到这一切都是骗局!苦不堪言的苏兄在恨兄弟的同时也开始制止长舌妇的老婆,他老婆没有想到天天诋毁小叔子,不仅没有发泄不满,反而招了这么多麻烦,受害的却是自己,于是也不敢再到处宣传了,只有回家关起门来诅咒。

  苏秦的妻子夜里偷偷哭了几回,眼睛肿成核桃状,暗骂苏秦误她一生,又叹自己命薄,没过几天就回了娘家,她母亲也痛骂苏秦,骂完了苏秦又骂女儿不长眼睛,老太太气愤之余,又夸自己有先见之明,教训女儿不务实,恋爱至上,感情第一,把婚姻当儿戏。她说:“想当初为娘的就觉得此人中看不中用,根本就配不上我这花朵一样的女儿,你却把他夸上天,说他有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前途无量,不知道能当多大的官,死活要去,现在看见了吧,是谁目光短浅,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你娘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苏妻终于忍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妈,您别说了……”老太太见女儿哭了,心才软了,边给女儿拭泪边温言安慰,最后在女儿耳边说了句什么话,带着神秘的笑,苏妻听后才停止了哭,满面飞红,同时嘴角露出一丝甜蜜的微笑。

  苏秦将要游说楚国,要经过家乡洛阳,得到这一消息的家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亲戚邻里也是半信半疑,但是苏秦已经是海内的知名的大人物了,身配六国相印,一呼百诺,一身系于天下,很快一身兼六国丞相,武信君苏子,便是当世高人鬼谷子的得意门生苏秦,关于的他的家世更成为学人专家重点研究的对象,各种版本和文字的《苏子全集》《苏子选集》《苏子语录》《苏子雄辩集》及《苏子大传》《苏子家世》《武信君是怎样炼成的》《跟苏子学演讲》《如何才能当上六国丞相》等书遍布王都洛阳,竹装本的羊皮本的猪皮本的不一而足,四处传诵,所以家人确信苏子就是他家季子苏秦。

  那天苏家的门槛都被踏断了,上至天子使者王都令,下到地方达官贵人及富豪大贾,不管是与苏家沾亲带故的,还是素不相识的,或远或近逾千人,纷纷登门道贺,更想一睹名满天下的六国丞相武信君的风采。苏兄听到人声喧哗,以为又是曾经资助过苏秦的亲戚上门讨债来了,而且这回人数着实不少,想是有人告他欠债不还,带着大批衙役来请自己吃牢饭,吓得脸色苍白,骂了几句老婆让她去应付,自己躲进了地窖。苏嫂也是吓得脸色苍白,硬着头皮出去。苏嫂一出去,果然见当官的当差的,还有自己的很多亲戚一大群人,大家见她出来一拥而上,很快被人海包围,吓得她简直魂不附体,几乎要求饶,只见人人脸上带着笑,没有丝毫敌意,并且敲锣打鼓,连声道贺,更有一个大官抢上前去抱拳施礼道:“恭喜令弟武信君功成名就,游说诸侯使天下为一,光大王室,乃我洛阳人的骄傲,大家倍感荣幸,特来向贤夫妇道贺,素闻武信君自小失怙,长兄为父长嫂为母,武信君多蒙贤夫妇教诲方有今日……”

  苏嫂哪里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天子使者更是从来没有见过,手足无措,不知道说什么,听到大官说什么苏秦自小失怙,她想说苏秦的老父尚在,但是舌头像是给人拴住了,一句话也不会说,哪里还有平日的伶牙俐齿。确信这一消息后,苏家人欣喜若狂,慌乱的不知道该如何接待衣锦还乡的弟弟,所幸上门讨债的亲戚邻里多,大家一听说苏秦出息了,自然都不提要债的事了,而是争先恐后的帮助苏家收拾房屋,清除街道,请乐队,置办酒席,成群结队到三十里外迎接苏秦,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人也都来攀亲,纷纷夸赞苏秦毕竟了不起。当地政府也对接待六国丞相武信君十分重视,此时周王室早已衰微,任何一个诸侯国都比王室强,苏秦是王都人当了六国丞相,即使不能重新恢复天子的权威,至少也能让王室的日子好过一点,所以对苏秦更是不敢怠慢,派出专人接待。

  华贵的车队,威武的卫队,前呼后拥,苏秦在数十名随从和无数的卫队的陪同护卫下,走出了华贵的车子,家人亲戚立刻都行礼拜见。苏秦慌忙扶起父亲和兄长,父兄激动的满脸通红。苏妻本来要在母亲的主持下单方面宣布解除与苏秦的婚姻关系,另嫁他人。但是听到苏秦果然发达了,赶在苏秦没有回来之前连夜回到苏家,她跪在地上不敢正面看苏秦,心中七上八下,紧张的要死,又怕苏秦怪罪她的无情,又担心她要跟苏秦单方面宣布解除婚姻的事情被苏秦知道,几个他家乡的亲戚都蠢蠢欲动,显然是想要为了讨好苏秦说她的事情,果然一个年长的亲戚蒙丞相大人贵手亲自扶起来,老者一脸巴结的笑着,这个老不死的什么都知道,正在跟丞相说着什么,不是说她的事情还会说什么好话呢,她紧张的心都快跳出胸腔来了,心想这下完了,这回才叫做真正的前功尽弃了啊!所幸苏秦却一笑置之,并不介意,她才稍稍的松了点气,直到苏秦请她起来,她才激动的带着哭:“相公你去哪里了,人家都担心死你啦……”只见苏秦苦笑了下,并不回答。

  嫂嫂所担心的也与妻子一般,一来害怕苏秦记仇,更主要的是那老者正在跟苏秦说着什么,老不死的什么都知道,为了讨好丞相大人,自然就会把关于她天天坏苏秦名声的事情告诉丞相,但是苏秦只不过一笑置之,即使如此她还是不放心,始终跪着不敢起来,索性像蛇那样爬到苏秦脚下,不住的道歉,在苏秦没有当上丞相前她丞相大人丞相大人的叫个不停,现在苏秦真的当了丞相了,她倒不敢叫了,只是哀求的语气说道:“你嫂子不过是个妇道人家,什么也不懂,以前得罪季子之处,看在你哥哥的份上千万不要介意……”,苏秦慌忙扶起嫂嫂说:“嫂嫂言重了,行此大礼苏秦不敢当!”嫂嫂满脸通红,如蒙大赦。看到嫂嫂诚恐诚慌的样子,苏秦觉得好笑:“嫂嫂为什么前倨后恭呢!”嫂嫂受宠若惊,又要跪下来回答,被苏秦扶住。她慌忙回答道:“季子今非昔比,位高多金,又当大官又有钱呀,对大贵人礼数不周,上天都会怪罪!”苏秦听了嫂嫂的话后,无限感慨的叹道:“唉,贫穷的时候连父母都不会把你当儿子看待,富贵了连亲戚都畏惧你,人生在世,权势地位,荣华富贵怎么能忽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