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雨枫轩!
当前位置:雨枫轩> 原创长篇小说 > 社会|历史 > 南郭先生和狼 > 第一卷 > 第十三章 退耕造林

第十三章 退耕造林


更新日期:2018-03-09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本书总阅读量:


  
结合国家和县上的退耕还林政策,刘二召集全体村民开会,专题讨论老家菊花台山旱地退耕还林事宜。通过传达县上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村民广泛讨论权衡利弊,一致认为将老家靠天吃饭的山旱地造成林地划算,每年都能领到国家发放的退耕还林补助款,既稳定又有保障,在不“看天的脸色”吃饭,也终结了祖祖辈辈耕种山旱地“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都赞成同意将老家的全部山旱地造成林地,腾出人力集中精力在金山村搞创业谋发展。
确定在菊花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喜喜和红红商议决定,红喜来农庄自愿每年无偿拿出一万元用来开支村民到菊花台植树造林的费用。在国家退耕还林的补助政策和红喜来农庄的无偿支持下,金山村村民退耕还林的激情一下点燃了。村上将每年的春秋两季定为菊花台村的退耕还林季,每季安排十天时间专门植树,每次植树每家出两个壮劳力。秋忙后,喜喜租来两辆中巴车,准备了丰盛的水果,矿泉水,卤肉饼子烧壳子,刘二组织全村四十八个壮劳力,带上铁锹,䦆头和绿化树种到菊花台造林绿化。
秋天的菊花台村,一片绿树葱茏。一道道绿,墨绿墨绿的,绿的耀眼。一片片绿,纯粹的绿,绿的鲜亮鲜亮的,很是惹眼。农户院落隐蔽在绿树中,隐隐约约能看到房屋的瓦顶,好似镶嵌在绿树的环抱中,充满了诗情画意。久别的故乡格外亲切,久别的屋舍分外招人。各自回到自家的老屋里,感受体验久别重逢后的乡亲。房屋像老人,家什如同孩子,虽不会言语,相互间的情意更是难以割舍,一幕幕往事,一个个故事尽映入眼帘,清晰可辩,感人至深。喜喜到老屋看了父母和孩子。才推开街门,孩子田林就欢呼雀跃的迎着拥入怀里,南郭先生斜躺在屋檐下的木板上歇息,见到儿子喜喜,脸上堆满了笑意,母亲听到说话声,从里屋出来问候。喜喜给母亲和孩子带了食品饮料,给父亲拿了香烟。随手递给父亲一支烟,用火机点着,父亲悠悠的吸着香烟,悠悠的吐着烟圈,悠悠的说道着老屋,山区,山区的林和山区的狼。喜喜半蹲在一边,聆听着父亲与林区,父亲和林区狼的故事。喜喜顿时觉得父亲亲切而又可爱,觉得老屋、山区林木和狼也是那般亲切和可爱。
秋天的山旱地,虽有些干裂,挖起来很是松软,在一片说笑声中,一块块不太规则的地块挖出一排排整齐的树坑,挖出的土在坑沿上堆出月牙形,层次感颇强,极像绘出的画。山区的秋天,凉风习习,习而不断,不显得闷热,尤其清晨黄昏时分,略感冷意。没了炎热,就少了疲乏,便多了精神,大家干的格外起劲。又是在自家亲切熟悉的耕地上挖坑造林添绿,个个认真,个个仔细,没有敷衍了事的,更没有蒙混过关的,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也都觉得只有尽心尽责了才不像个外人。劳作中,大家喧野慌,也聊事实。都说当初选择从山区搬到平原的抉择是富有前瞻性的,也是有发展前景的。刘二问大牛的媳妇:“搬迁好吗?”大牛的媳妇:“好。搬到平原我的儿子娶上了媳妇。搬到平原我们种上了水浇地。搬到平原我们发展了西木野和旅游业。搬到平原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喜喜问水生:“我们搬到平原日子也过好了,菊花台这个老窝管不管了?”水生:“肯定要管,不能丢了废弃。”喜喜问水生:“依你看,这么个管法?”水生:“多植树,多种草,保护好山区的生态和植被,我们的村庄就能存在着,也才会有好的将来。”听了大牛媳妇和水生的一番话,刘二和喜喜笑了,笑的纯粹,笑的自然,笑的实在。刘二说,我们的村民有救了,我们村会有美好未来的,因为我们的村民认识提高了,思富求变的动力更足了。喜喜也说,我们虽搬出了老家,但山区的老家未来会更美好,因为我们的村民没有抛弃它,没有放弃它,只要绿化不停息,好日子就不会太遥远。在连续十天的日子里,村民大干苦干不叫累不歇息,在一块块的山旱地里挖了坑,栽了树,施了肥,壅了土。又从老屋一担一担的挑来水给树灌上水。对村子的巷道和房前屋后做了平整修复,并栽植了松树、杨树和山楂树,给空寂的村子增添了活力和生机,村子不再空寂。经过一个秋季的孕育生长,退耕还林地和村庄周围的树木已有小孩子的小腿般粗壮,枝叶茂盛,整片林地郁郁葱葱,在秋风的嬉戏下,稠密肥厚硕大的树叶婆娑起舞,潮水般的哗啦啦——哗啦啦,一波又一波,此起彼伏,壮观优美动听极了。荒芜的山旱地披上了绿装,站上了卫士,绿树将捍卫山区老村走向新的时代,奏响时代强音。
秋末初冬时节,刘二组织村上的妇女对新造的苗木的下半截刷白,穿着花花绿绿的妇女提着熬制好的刷白液桶,拿着毛刷在林地来回穿梭,叽叽喳喳的嬉笑声便在林地飘来荡去。给林木刷白,以防树心虫和野兔的侵袭,保障林木安全过冬,茁壮成长。若要找人,在林地喊叫是多余徒劳的,树密枝稠叶繁,声音挡在林外进不去。要应着叽喳声的方位循去,一找一个准,一抓一个着。山区冬季的气温个外地,村上妇女还对村庄周围的经济林木的下半截用破旧粗布做了包裹,给苗木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保温御寒,抗冷防冻。进入冬季的林地,格外的安静,安静的近乎进入了梦乡。即使风吹干瘦的枝条发出的哗啦啦的响声和稀疏的沙哑苍凉的麻雀声也难以惊扰。
大年三十除夕晚,农村都有到户外烧纸祭奠祖先的风俗,金山村的村民也难免落俗。村民们的祖先大都葬在菊花台的坟地,村民便不断驾车前往菊花台村头巷尾烧纸祭奠祖辈,以表孝心。祭奠仪式结束后大都返回金山村吃团圆饭,尽享欢乐年。人群离散后,一些尚未燃尽的火堆在微风的吹拂下复又燃起,火苗蔓延至路边枯草林地的树叶树枝枯草,一夜功夫,烧去百亩地的林木。林地黑压压光秃秃的,仅留下一片片冒着青烟的焦枝黑叶。狼藉不堪,苦不堪言。菊花台的新春沉寂在无言中,金山村的新春也沉寂在无言中,少了欢庆,多了鸡鸣狗叫。鸡和狗日夜叫个不停,叫声愈加稠,愈加密,也愈加烦。春暖地化草芽初露时节,由喜喜出资购苗,刘二组织劳力,南郭先生监工,村民对烧毁的百亩林地做了补植,恢复了原貌,补植了绿地,也补植了全村人的美好希望。南郭先生巡林寻得更勤了,看护也更仔细了。每至夜晚,南郭先生总能听到狼的叫声,声音较以往清晰了好多,也亲切了好多。狼始终在林间穿梭出没,从未在村庄周围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