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雨枫轩!
当前位置:雨枫轩> 原创长篇小说 > 社会|历史 > 三国随想 > 第一卷 > 1、成竹在胸

1、成竹在胸


更新日期:2016-10-11 + 放大字体 | - 减小字体 本书总阅读量:

  刘琮请降,曹操兵不血刃拿下了襄阳,江东将没有了长江天堑作为屏障了,一旦刘备被曹操消灭,孙权将直接承受来自北方的压力。所以不管曹操此次进兵荆州打的是什么旗号,都会在江东引发政治大地震。本来夺取荆州是孙权集团很早就列入到计划之内的,现在被曹操抢先了一步,这已经不是破坏了他们计划的问题了,而是头上悬了一把利剑。当务之急不是跟曹操争夺荆州,首先是要解除曹操的威胁,以孙氏兄弟强势的个性是一定会采取积极措施的,绝不会坐以待毙。

  此时曹操已经是北方的唯一的霸主了,南征荆州又异常的顺利,没有费一兵一卒,刘琮即来请降,这让他多少有点飘飘然。曹操只知道刘备是跟自己争天下的对手,而此时刘备已经是瓮中之鳖,还怕他能飞上天去?对于江东方面,曹操熟悉的人物主要是孙坚。在讨伐董卓战役的时候,联军主动出击的是曹操和孙坚,而曹操是被董卓的部将徐荣打的惨败而逃了的,只有孙坚斩将搴旗,威震敌胆,不仅杀了董卓的大将华雄,连董卓都派人来向孙坚求和,被孙坚断然拒绝,所以在江东孙坚是真正的英雄。而他的儿子孙策也算的上是比较棘手的人物,但是这父子二人都已经死掉了。至于周瑜和孙权,曹操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曹操只知道江东有张昭,并不知道还有孙权周瑜这号人物。因为在赤壁之战前,周瑜孙权没有过突出的表现,尤其是孙权,老爹和老哥都太强势,轮不到自己,加上他还太嫩,根本就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他接班很突然,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全靠张昭周瑜的辅佐,虽然在征伐黄祖当中,孙权初露头角,但在曹操的眼里,这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过是个二代,甚至将孙权跟刘琮相提并论。

  曹操欺江东无人,又有不战而取得荆州的胜利在先,兼之新得刘表的水军数十万,更让他得意洋洋。于是曹操传书江东,称自己奉了中央的命令,讨伐那些怀有不臣之心的地方诸侯。他老人家的旌旗南指,刘琮就缚手请降了。现在又亲率水军八十万,想跟孙权在吴地一起打猎。那么,猎物是什么呢?很显然,曹操有取江东的意思,这篇言辞分明是出言恐吓,希望吓倒孙权,让孙权以刘琮为榜样,乖乖的来向自己请降。

  孙权收到曹操这份明显带有恐吓意思的传书,并没有惊慌不安,而是传给他的智囊们讨论,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没有流露出自己丝毫的真实想法。孙吴方面的文臣们,看到这份传书却是吓得个个面如土色,一致主张投降。他们可以找出有一千条理由来支持他们的主张,却没有一个人能贡献出抵抗曹军的计策。张昭是孙权集团的文臣领袖,由他发起迎曹更是在江东内部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很快将舆论导向了和平的方向,投降成为了主流民意,可见民意有时候是被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所操控的。

  或许大多数的江东人都希望和平,投降确实能代表江东地区的主流民意,但是民意不是总能改变的了上层的决策。如果民意跟官意发生冲突了,肯定是要优先考虑上层人物的利益,一定是以牺牲多数人的利益,甚至牺牲多少人的生命来换取少数人的政治利益。因为投降并不是孙权本人的意思,所以尽管迎曹的呼声很高,但是孙权始终没有表态。在《三国演义》中鲁肃被描写成为一个忠厚老实近乎大笨蛋的人,其实历史上的鲁肃跟演义里所描写的恰好相反,他的眼光见识都在众人之上,他非常了解孙权的心思,并且的他的志向跟孙权的志向相近,他们有共同的理想,所以主战也算是鲁肃跟孙权不谋而合。

  孙权是不甘心居于人下的人,他有称王称帝的野心。鲁肃的志向跟孙权形成互补,他对那个早已不复存在的大汉王朝毫不怀念,连什么复兴大汉的口号都免了。他早就跟孙权讲过,大汉复兴不可能,念念不忘恢复旧秩序的人不过是痴人说梦。他是想攀龙附凤,但并不是要攀附刘邦刘秀的子孙,像刘备之类的天潢贵胄,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皇族的身份能管什么用。陈胜早就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谓的天潢贵胄,不过最后的赢家,这也就是中国人所信仰的成王败寇的逻辑。谁也不是天生就高贵,刘备自称是刘邦的子孙,血管里流淌着高贵的血液,但是刘邦又算什么高贵的人,在没有当上皇帝之前刘邦也不过是个无赖之徒,如果刘备真的是刘邦的子孙,那么他的血统也不是什么贵族的血统,而多半也是流氓的血统。

  鲁肃是个现实主义者,他压根儿就不信这套,他所谓的攀龙附凤就是辅佐可辅佐的人打江山,自己当开国元勋,而他认为孙权就是那个值得他辅佐的人。打下来江山,封王封侯,血统出身什么的怎么都由自己说。孙权也知道鲁肃跟他一样是不主张投降的,在大家都在讨论投降及如何投降的时候,除了孙权没有表态外,在场的鲁肃也没有发言,孙权就知道鲁肃有话跟自己单独讲。借上厕所的机会,鲁肃跟孙权讲,张昭等人是只顾自己的前途,这些人都是保妻子之臣,没有一个人考虑将军您的前途命运。如果投降了曹操,将军您往哪里搁呢?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我投降了曹操,我的地位即使保不住,我也可以当个老百姓,谁当权都一样,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将军您就不一样了,您是江东的主人,江东落入他人之手后,你的地位当然不能保障,更不要指望称王称帝了,甚至安全也不一定能保证。

  其实鲁肃在这里戳破了千百年来的一个谎言——政权即国家,当权者代表所有人!当权者总是喜欢绑架老百姓,硬是把自己的财产、利益、安全及地位跟老百姓捆绑在一起。当然,按照刘备“以人为本”的理论,老百姓也是当权者的本钱,也就是他们财产的一部分。明明是要老百姓当他们的炮灰,却欺骗大家,把保护权贵分子的安全和利益说成是大家都应该共同负起的责任,人人有保卫他们利益的义务。你们享受荣华富贵的时候怎么没有老百姓的份!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谁当权都没有什么分别。曹操来了,老百姓还是老百姓。孙权当权,老百姓一样还是老百姓,负担一点也不会因为换了个当权者就有所减轻,反正谁来都一样,他们之间的争权夺利,普通老百姓操什么心。但是真的打起仗来那就是兵连祸结,势必“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人人都要跟着遭殃,所以和平肯定是主流民意。

  说到底,所谓的江东安危,不过是孙权等江东当权人物的安危,跟江东的老百姓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所以投降曹操,江东百姓安全了,负担减轻了。而对抗曹操,就要打仗,打仗老百姓要服兵役,当炮灰,交更多的赋税。打胜了很多家庭的子弟也死的差不多了。打败了也是家破人亡,侥幸没有死在战场上的也会死于兵祸,死于天灾,死于屠城。

  张昭之类流亡到江东的士人,他们也是求稳怕乱。对于他们来说,当权者不管是孙权还是曹操都没有什么分别,孙权可以给他们官当,曹操也可以给他们官当,何况曹操代表的是中央,给他们官会更大,而不会更小,他们不但能保有原有的利益,而且还有额外的好处。但是对于孙权来说,战与和就是荣与辱,甚至生与死的抉择。如果投降了,孙权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利益、地位甚至安全都没有保障了。投降对于孙权简直就意味着这辈子完蛋了,所以孙权说什么也不干,一定要跟曹操拼个你死我活,因此这场赤壁之战是不可避免的。

  这场决定孙吴集团生死延续的战役,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年轻的江东领袖孙权是更愿意一战的。鲁肃点破了千百年来当权人物的秘密,他知道这种话不能拿到台面上说,台面上的话都是冠冕堂皇的,所以他才私下跟孙权讲。鲁肃的话说到了孙权的心坎上了,他很是感激鲁肃,说您就是上天赐给我的啊。

  孙权倾向于战,他首先得到了鲁肃的积极支持,但是打仗还是要依靠周瑜。周瑜也是主战的,孙权心里就更有底了,可以说周瑜的积极支持给了他抵抗曹操的勇气。现在已经知道了,在赤壁之战前,孙权为什么主战,也知道鲁肃为什么主战。那么,赤壁之战前周瑜为什么主战呢?首先当然是周瑜有战胜曹操的把握,在战前周瑜已经成竹在胸了。

  周瑜跟孙权分析了当前形势,他认为现在的情况不利于敌人,无论天时地利人和敌人都处于劣势。在大环境不利于敌人的情况下,敌人敢犯我江东就是自取灭亡,因此不用担心会被敌人吃掉,而是我们消灭敌人,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通过周瑜的分析,孙权消除了心里的疑虑。周瑜进一步分析,曹操名义上平定了北方,但是他的内部还是有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尤其是西凉的韩遂和马超随时都会发难,可以说曹操有后顾之忧。何况曹操在战术战略上都有很多的失误,大老远来跟我们耗,旷日持久,粮草补给也会跟不上,士卒疲惫,就会产生厌战的情绪。别纠结机械的数字,违背天时地利,再多的兵也不过多几个望乡鬼而已,何况曹操也没有带来很多兵,他哪里来的八十万,撑死也就十来万。加上北方兵根本适应不了南方气候,军中迟早会发生瘟疫。曹操舍长取短,北方军队善于骑兵作战,曹操却用船只。所以现在不是曹操来消灭我们,而是他自己送上门来给我们消灭的,他简直就是找死!给我周瑜三万兵就能打败曹军。孙权大喜,说老贼早就想废掉汉献帝那个傀儡皇帝自个过把瘾了,之所以迟迟没有动作就是因为天下还是群雄并立,现在二袁吕布刘表都被消灭了,他篡汉自立的障碍就剩我江东孙权一家了,所以我跟老贼势不两立。自此孙权下定决心抵抗到底,跟曹操彻底决裂!

  其次,周瑜主战的原因,除了有要报答孙氏兄弟对他的知遇之恩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为汉家除残去秽”。这是周瑜跟鲁肃的不同,鲁肃就是想攀龙附凤,辅佐孙权开创新朝,他当开国元勋。而周瑜还有大汉情结,毕竟他家世世代代也是体制内的人。他认为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对抗曹操是就是为汉王朝扫除污秽的正义之举。在周瑜看来,曹操架空皇帝是大逆不道,简直就是乱臣贼子。其实周瑜不是在赤壁之战前就不认可曹操,在孙策死后,周瑜辅佐孙权之初就主张以强硬对抗曹操。曹操官渡之战大获全胜,正是最强盛的时候,让江东派人质来许都。张昭等人还想妥协,周瑜劝孙权不要送,送了人质就要受制于曹操,凭什么要听他曹操的。看来周瑜根本就是不买曹操的账,他早就认为曹操不代表朝廷,只是汉贼。说明曹操被骂为汉贼不是后来才有的事,在当时朝野上下就有人这么看了,他的敌人更是一口咬定,曹操就是汉贼。以至于后来曹操一度被打入到跟王莽董卓等并列的乱臣贼子名册中,千百年来不得翻身。周瑜当年正是持此观点的人,这也是周瑜在赤壁之战前主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