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最后的心愿(2)

时间:2018-11-15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沈轶伦 点击:
 
  那一年的5月11日,第一次出远门的城上红军小学的10名师生踏出上海站,张源鹏和同事陈林峰老师无暇观光,直接来到方老家。
 
  衣着朴素的两位老师,拿出了一只精美异常的玻璃罐。打开一看,是满满一罐千纸鹤和幸运星,还有一卷卷各种色彩的小纸条。那是学校里的孩子们知道校长要来上海看方老而连夜折的。打开纸条,粉红的、浅蓝的,每一卷都是一句祝福的话——“祝方爷爷和邓奶奶身体健康”,“感谢方爷爷无私助学”。
 
  张源鹏向方老仔细介绍:这所占地仅11亩的小学原有的教室是平房,中间以土墙隔断。每逢下雨天,屋顶漏水,教师只能暂停上课,帮学生们挪挪桌子避开水柱后,再继续学习。得到捐款后,3层教学楼拔地而起,新刷的油漆,笔直的扶梯,还有供低年级孩子发展兴趣爱好的活动室。
 
  方耀熊有点不好意思起来。他向来不想要人知道他的善举,连捐款留名都只写“一位老战士”。但当他得知这所小学位于3个县的交界处,许多学生每天跋山涉水赶20多里路前来上课时,方老又激动起来,连声说:“孩子们太不容易了,我能捐的太少了。”
 
  陈林峰说,因为方老的善举,许多人开始关心城上红军小学,有人捐来电脑,有人捐来体育器材,“虽然孩子们的就学、住宿条件还是很艰苦,但对我们来说,因为有方老的善举,这个世界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信 念
  “也许我能做的,就是让这个世界因为我变得好一点点。”方耀熊说。
 
  离休后,他成了宜川街道离退休干部二支部的骨干。在他的影响下,这个老龄支部连续5年资助2名中学生、3名小学生直到学业结束。方老说:“我见过报上的一句话,很同意那个观点:带着财富死,是一种耻辱。能为社会的进步做些有意义的事,这才是财富该用的地方。”
 
  然而躺在病床上,方耀熊再也无力去挤公交车捐款了。宜川街道的工作人员去病房探视,看见方老的求生意志已经渐渐变得微弱,鼓励道:“您坚持一下,许多人患了肾衰竭,靠着透析还能存活很多年,我们社区里的人,都很想念您。”老人握握探视者的手,不说话。
 
  等到探视时间结束,大家都离开病房了。忽然身后的门打开了,护士探头叫了床号。“这一床的家属在不在?过来一下。”
 
  “哎呀,是我们家的。”正在说话的邓盛珍和女儿脸色一变,赶紧走过去。护士递出来一只空碗说:“病人刚刚起身,努力把饭吃完了。”
 
  一直没有哭的方家小女儿忽然哽咽了,回头张望着找到探视者说:“谢谢你们!爸爸一直相信组织,胜过相信亲人。一定是你们说了什么,所以爸爸肯吃饭了。我们劝了那么久都没用。你们一来,他就肯吃饭了。这是精神的力量。”
 
  她一直送访客到电梯口。电梯门合上的那一瞬,她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从脸颊上滚落。
 
  就这样,看到方老情况好转后,已经同意了方老遗愿的家人,又把遗体捐献的事情搁置了下来。
 
  但在2014年11月22日凌晨,方老的病情忽然恶化。这位从来不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的老人,临终前重申,希望捐献遗体供医学研究之用。
 
延 续
  2014年11月24日,下午3点,大雨。
 
  雨中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里,一块小得不起眼的指示牌上用毛笔字写着“方耀熊同志告别会”。
 
  一楼的告别厅里,方耀熊静静地躺在花丛中,他将从这里出发,继续去实现生命的另一种价值。小小的房间里,关于方老的挽联也格外简单——“溘然辞世捐遗躯;贡献医学永不朽。”这里的一切都符合他生前的愿望,一切,都是朴素的。
 
  方家大女儿在家属致答谢辞时,诉说了方老最后的岁月里的一个小细节:病重阶段,由于双脚浮肿,方老已经没有办法穿鞋了。勉强穿上拖鞋,都会钻心地疼。看不下去的老伴鼓励他去买一双新鞋。但看到新鞋标价300多元,方耀熊无论如何也不舍得。最终在邓盛珍的坚持下,方耀熊买了新鞋,穿上的那一瞬,他紧紧皱着的眉头展开了,“好舒服!”他说,“但太贵了。”大女儿对着身后父亲的遗体扬声说:“可是爸爸啊,您当年划出100万元去捐款助学时,可是连犹豫都没有犹豫啊!您就是这样的人。您就穿着这双一生中最昂贵的鞋上路吧,我相信那是去往天堂的路。”
 
  小小的厅里,安静极了,静得能听得见外面的雨声。
 
  安睡着的方耀熊,还是倔强地扬着下巴,抿着嘴唇,好像为说服了家人、实现了心愿而感到舒心。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