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空灵之地,沉潜之心

时间:2014-11-2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高晓涛 点击:

  人们来到西藏,期望在这里找到自己所在的世界里没有的幻象,如他们见到的美景一般诱人。的确,从视觉来看,


这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域拥有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美景:天空广袤,山峦巨大而荒蛮,高原湖水因纯粹而现出不可思议的色泽,云朵在世界最通透的光线中悬停半空,召唤出如梦境般的时间滞停的错觉,这一切都超出了想象。因而…… 或许… …人们会继续他们的想象,期望从这里的居民身上获得能量,召唤出与外在美景相应的心境,事实上,从西藏人五色的经幡、牧人的袍袖、神秘的宗教仪轨以及宽广无边的风景中,这类幻象时刻被召唤出来……

  茶 碗
   有一年搭卡车进西藏,从安多县搭上了一辆大货车.司机只有一个人,我很幸运地坐进了驾驶室。司机是个怀旧的人,看到我戴着一块老上海机械手表,对我很有好感。我们边走边聊,大东风的驾驶室位置很高,前挡风玻璃宽大明亮、视野开阔,一望无际的青藏高原尽在眼前,十分享受。除了偶尔的过往车辆,多半是空旷无人的风景。所以当一面旗帜在远方地平线上飘起,跟着在烈日下的两三个人影时起时伏,你真的要怀疑是否是幻象了。然而这却是这大地上最真实不过的一幕:朝佛者用身体丈量大地,前往圣城拉萨。另有一两个人推着平板车,车上插着一面经旗,为他们烧茶、化缘、做饭。他们要走两三个月才能到达。司机是个信佛的人,每次遇到朝圣者,都要把车轻轻地靠过去,摇下车窗,递给一个苹果或者10 块钱。

  第二天,我们遇到一个老人独自一人推着平板车在公路上走,前后数十里,不见人烟。司机照旧把车靠过去,摇下车窗,老人冲我们笑。司机用藏语和老人聊了几句,就把老人连人带车扛进了车厢。车厢里己经有几个搭顺风车的人了,裹着皮袍,即使刮风下雪,照样能呼呼大睡。车子再次发动,司机沉默着开了一会儿,和我聊起老人的事。这个推平板车的老人和老伴两个都是唐古拉山下的养路工,老两口无子无女,在道班生活了十来年。一个月前,老伴过世了,老人推着平板车上了路,要去拉萨朝圣。那天黄昏,因为河水冲毁了路基,我们被困在念青唐古拉山下。眼看着今晚要在车上过夜了,裹着皮袍的那几个牧人垒起三块石头,早有人捡来柴火,有人拎着水壶打来水烧起了茶,老人怀里揣着茶碗,高兴地跑过来叫我们去喝茶。大家围着火站着喝茶,我问老人,去完拉萨准备怎么办。老人开心地笑着,给我数点他的计划:“拉萨、桑耶、日喀则、阿里…… ”我问,没钱了怎么办?老人笑得眉毛都在飞,晃着手里的茶碗说:“只要有茶碗就有茶喝。”

  礼 拜
   我断断续续在西藏工作、生活的日子里,时常被上了岁数的阿妈、阿爸们的面容所感动,这些面容充满慈爱又历经风霜,镇定、知足且安详。当他们凝神观望时,仿佛一棵老树,每个枝叶都繁茂而内敛。每年藏历四月,拉萨木如宁巴的“念嘛呢”节上,院子里坐满了这些老人,总有一二百人吧。他们用一片嗡嗡的诵经声应和着空气,我每次都会驻留许久,会有阿妈微笑着挪开本来就拥挤的地铺,请你入座。单是坐在他们中间,就感到安详、快乐。这一个月内老人们日出而来,日落而去,一起分享简陋的伙食,一起念颂嘛呢经咒。只要你坐在那里,吃饭就有你的一份,一切平等大同如乌托邦。
   上了岁数的西藏人身上都有这样一份伴随着安详而来的镇定。特别是他们做大礼拜的时候,虽然腿脚不太方便,但每一个动作都缓慢、清晰而严谨。说话如舒缓山岳,举止似水柔畅,且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愈益。
   有一年从米林派镇沿雅鲁藏布江深入大峡谷腹地,左岸最后一个自然村只有父子两户人家,屋前屋后野花遍布,如世外桃源。主人虽没有读过书,然而谈史论道,见解高远,关键是全身上下流溢着一种灵动的从容,与窗外幽谷、茂树、花影及不绝于耳的雅鲁藏布江水滔滔相和。那天我们为这“化外”之处的对谈感叹良久,乃知佛法教化之能。

  生 灵
   许多西藏人自小便具有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无畏与从容。2004 年我们进大峡谷时,在转运站请的向导三果、平措和琼次利,一个个不过十八九岁,但稳重可靠,担当得起探险小队的精神支柱。一路上,遇山开路、逢水架桥、烧茶做饭、打点行程,全靠他们。因我们走的是无人区,又正赶上雨季,困难重重。在最后前往加拉森当的路上,在丛林中用砍刀砍出一条路,却遭遇狗熊新鲜的粪便,和它巨大身体在密竹间压平的小空地。看上去狗熊就在附近,我们吓出一身汗,但少年向导面不改色,没有丝毫慌张,让我们走在他们身后,一边在前开路,一边大声怪叫,以制造声势,惊走狗熊。但这样的勇猛少年却在后来露出恐惧的神色。那是同行中有人在寺庙废墟中捡到一枚上等绿松石,并打算带下山去时,两个少年面露惧色,坚持让他原物奉还山林,才安心带我们下山。

  西藏人的这种态度其实大有深意,那就是将山林湖海、世间生灵视为神佛意旨的化现。因而当你的行为举止合乎佛陀的教化,即没有任何恐惧,可以从容面对一切,包括生死。但是如果起了不该有的贪念、生起邪见,便失去了镇定和从容。特别是修行者们,往往居住在深山、密林或山崖。据说,一个修行很好的人,心中没有一丝贪念,猛兽也不会伤害他,因而他们可以安居在我们认为是充满危险的地域。这种对环境的态度决定了西藏人面对自然与生活没有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西藏人经常举行放生的仪轨。在拉萨河边常常会看到人们拎着从市场买来的鱼,放生在拉萨河中。在一些神山(如苯日神山)的转山道上,还有专门的施食处,鸟雀和小兽在这里与人们和谐相处。有些地方,人们还以一种“日卦”的方式来保护山林,即由活佛划定保护区域,不得砍伐树木和渔猎。比起西藏人与自然的一致,好莱坞电影《阿凡达》谈及的与自然的链接、上传、下载只是触及了皮毛。人与自然的一致,成为人安居于天地的前提。西藏人视一切生命为“有情”,世间万物统摄于悲心之中,以超越一切对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文章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