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受助者一定都要感恩涕零吗?(3)

时间:2018-05-30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张天潘 点击:
 
这在我本人这几年在农村从事空巢老人项目的时候,也是有特别的经验教训。在最早的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社工的身份可以进入到老人的家庭关系当中,作为一个调解人,处理一些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当后来发现其实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所以后来我们就转变了思路,用陪伴式的方式,通过前期举办活动,发现村里的老人领袖,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以他们为核心,再大力发展村里的老年协会和妇女组织,同时让他们自己选举会长等逐渐管理团队,以及让他们自己策划组织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慢慢他们就形成了凝聚力,然后再反过来,这些村里的自发的组织,就可以慢慢的参与到组织成员当中的一些家庭矛盾中。而这些老年协会中的相对核心管理者,其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当地是可以有很大的,同时还因为有机构的权威性和组织压力,可以让子女在赡养老人方面,有更大的顾忌,从而会努力做到更好。
 
这个理念,就和现在公益界得倡导的,不要施舍,不要让受助者习惯了不劳而获,否则永远只能依靠着外界的帮扶。用陪伴的方式,和受助者或者服务对象一起成长,最后现实自我的可持续发展。尽管这样花的时间是漫长的,看起来效果远没有直接给一笔钱来得那般“解决”问题,当这才是公益慈善正确的打开方式。
 
受助者一定都要感恩涕零吗?
 
“不患寡而患不均”、“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等等这些古语背后,都蕴涵的很丰富的公益韵味。包括中国现在的一些扶贫做法,在农村地区出现很多问题,其根源就是违背了这些朴素的古老智慧。
 
前湖北巴东县委书记、现转型专职公益事业的陈行甲曾撰文谈到很多扶贫干部“早就想讲却不敢讲”的问题:有少数贫困户带着“我是穷人我怕谁”“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谁”“我掐着你玩”的心态,被国家的好政策养得“浑身不舒服”,不如意就去找政府“碰瓷”;有少数贫困户对来家里帮扶的干部很麻木,认为干部比自己更得急,因为自己不脱贫干部交不了账。完全不知道“要自强、要感恩、要知好歹。”
 
陈行甲反映的这些问题确实是现实,在现在基层扶贫工作中,最后大量的扶助,反而让贫困户养成等靠拿的心理。但我们要更深一度的看这个问题是如何造成的?很多社会的爱心、善举,本质上都是缺乏专业度的行为,没有从服务对象的角度,调动其主动性和能动性去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授人以渔”和“授人以渔”没有做好后者,这显然都是服务理念和专业化有待提升的体现。
 
 
未来社会做好公益事业,必须是需要专业化的,这种专业化,一个是公众本身自己,在能力和认知上的提升,另外一个第二个把善心(物资、善款等)委托交给专业的机构和人士,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捐赠者只要严格监督他们即可。这应该是要成为一个社会的基本共识,否则大家又只能停留在情绪上的发泄,不断地在相互说别人不知感恩,人心变坏,停留在道德层面的谴责,各种的情绪发泄,其实是毫无意义的。
 
回到小凤雅事件来看,人性是复杂的,很多时候难以界定对错,所以,不要动不动用各种道德审判来指摘身处其中的人。面对那些受助者,可能很多时候换做我们自己在这个位置的话,也不一定会做的比他好,所以要同理心去对待;同时,也不用给提供帮助的一方(尤其是自己)又加上道德的光环,要有平常心去看待。有善心做好事当然值得赞扬,但是好心不一定办成好事,所以要想着如何把好心办成好事,才是一件真正的好事。千万不要有受助者一定都要感恩涕零的心态。参与过公益慈善行动的人都可以感受到,往往收获最大的是自己,尤其是自己内心的丰盈和精神的满足,我们真的是要感恩他们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他们、帮助他们。
 
随着社会公益慈善的发展和社会爱心的不断增长,类似的事件必然会越来越多,在未来的类似事件中,希望大家能够摒弃道德话术纠缠,聚焦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同时,共同推进社会公益慈善的专业化提升,社会爱心人士的爱心、热心帮助,要逐步转换成专业志愿服务能力。公众在公益方面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能够认识到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的作用和意义,让公益行动从由初级层面的道德驱动变成专业驱动,才能从让公益行动从感性的催泪悲情叙事,转化为理性的润物细无声。
 
原标题:《小凤雅事件反思:爱心志愿者为何被视为“圣母婊”?》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