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为什么永远是女人为难女人?(2)

时间:2018-05-19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杨不欢 点击:
 
在微博短短的140字里,没有得奖原因,没有研究内容,各家微博编辑们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一段“愧对女儿”的家庭描写:
 
她还说要感谢自己的女儿,“在她只有一个月大的时候,我把她交给了她的奶奶,当她再次跟我时,已是10岁了,但是她对此从未有任何抱怨。”
 
评论区被不满的网友们淹没:
 
“为什么不介绍她的成就?”
 
“连她的研究范畴都不说一下吗?”
 
“小编要不要去调查下搞科研搞出名堂的男性有几个照顾孩子的?”
 
大众评价女性知识分子时,很少像评价男性知识分子一样,把学术成就当做她的第一张面孔,却更习惯关注她的花边故事、两性私德、家庭关系。
 
而且女性还会主动加入这种评价的过程,以“女人最能看透女人”的前提,举起“鉴婊”的放大镜。
 
这种女性加之于女性的严苛,不仅适用在知识女性身上,而且适用于一切有公共曝光度的女性:名流、商人、明星、甚至虚拟角色。
 
如果你在视频网站看影视剧时打开弹幕,很容易发现网友对女角色的挑剔:女主神烦/丑/作/圣母/拖后腿——女角色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可以从第一集骂到最后一集。
 
而面对男性角色时,评论明显出现了双重标准:男角色做了类似的事情,就可能会得到“可爱”的评价,甚至得到观众的心疼。
 
 
关注娱乐行业的自媒体也发现了观众的厚此薄彼。
 
公众号“孟大明白”最近对比了两档大热的偶像选秀,男性选秀《偶像练习生》的选手仿佛耍帅就能赢得观众欢心,而《创造101》里的女选手却要拼了老命亮出看家本事。
 
评论区更有留言指出,即使女选手们那么努力,《创造101》的弹幕还是很不友好:
 
“笑得可爱就要说做作;笑得甜美就要说很装;比较酷的小姐姐就要说不友善太傲气;伤心了哭就要说哭婊博同情;蠢萌一点的就要说好智障……”
 
 
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女性,她们的行为处处都被设置了红外线探测器——从知识分子到大众偶像,舆论对她们的评价实际上代表了当今评价女性几个流行的角度:
 
对林徽因和居里夫人的“鉴婊”,是用性道德为标准,去为女性的价值定性。
 
对张弥曼的报导,是把女性默认为家庭主要负责人,用对家庭的贡献,定义她们是否好女人。
 
而在剧集和综艺中对男女评价的双重标准,其实说明大众对女*行为的“规训”远比男性更多,甚至到了自相矛盾的地步。
 
女人首先也是“人”
 
女性对女性往往会更加刻薄。
 
其背后的心理原因,通常会被直观解释为对男性资源的竞争,也就是“嫉妒”。
 
然而与其直接归因为这种阴暗心理,我更愿意讨论的是“对个人经验的过度自信”:我们或许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经历套用在他人身上——背后的逻辑依然是“女人最能看透女人”:一旦与“我”不一样的,就一定是“在装”。
 
有人自带娃娃音,说话比较嗲,而我和我认识的女生都不这么说话,那一定是装出来的吧?
 
有人拧不开瓶盖,搬不动东西,总叫人帮忙,我怎么就搬得动?那必然是你“作”了。
 
但人与人之间,女性和女性之间,本来就是千差万别的。
 
而在上述推断里,人的多样性已经被忽略,所有的思考步骤直接跳过,直接进入动机揣测。
 
 
在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对他人的判断过于武断时,我给自己立了一条“日省三身”的指南:双重标准乎?以己度人乎?诛心之论乎?
 
把“她”的性别转换一下,你的评价还是一样吗?
 
你把自身的经验机械套用在“她”身上了吗?
 
你直接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了“她”的动机吗?
 
《菜根谭》中说,“淡薄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在他者的地狱中,我们无法真正代入别人,但至少可以不必太快对他人下结论,成为疑忌之人。
 
我以这种原则检视自己,是因为希望能成为一个逻辑自洽的人。
 
而如果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视角,最终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对女性的评价体系。
 
两三年前,我在香港认识了一个本地女孩。她曾活跃在本地政界与社会运动界,由于容貌姣好,又与几名政客曾交往或传过绯闻,名字不时见诸报端。
 
媒体对她的私生活趋之若鹜,历数她的前男友。而本地论坛对此更是大有兴致,有些形容词甚至不堪入目,甚至以“社运界公厕”赐名。
 
然而在我认识她本人之后,才发现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国际新闻记者和撰稿人,思维清晰,视野很广。
 
这让我有点生气:尽管她小有名气,但她的正职专业、她潜心努力的内容,几乎很少得到关注——而如果我不认识她,我根本就永远无法发现她的闪光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