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犹太人给好莱坞带来了什么

时间:2017-01-08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云也退 点击:
犹太人给好莱坞带来了什么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又火了。2016年一整年,你要去看个百老汇的戏,动不动就会跟《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打照面。从2015年底开演,这部戏按计划要演四百六十多场,到2018年秋天,它还要在全美各地巡演。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是一部音乐剧,剧本作者约瑟夫·斯坦(2010年逝世,98岁)和词作家谢尔顿·哈尼克(健在,92岁)都是美国犹太人,演的是1905年一个聪明的俄国犹太人——牛奶工台维及其一家的生活及奋斗故事。我之前的专栏里写过,台维是犹太大作家朔勒姆·阿莱汉姆创作的人物,自问世后,生活在东欧隔都(ghetto)里、操意地绪语的犹太人,才有了一个经典的文学形象。《屋顶上的小提琴手》将阿莱汉姆所写的众多台维故事融为一炉,欢歌笑语地表演出来。因为太受欢迎,它在1965年夺下了九个托尼奖奖项,长时间保持着百老汇最卖座戏剧的纪录,1971年改编的电影也非常成功。2015—2016年的这一轮演出,已是这部剧自1964年以来的第五个重演季了,又有三个托尼奖项得到提名:最佳编舞,最佳重演,最佳男主角。
  
  美国是音乐剧和歌舞片之乡,不管是银幕还是舞台,都需要大量的音乐人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好莱坞和百老汇,一边放歌舞片,一边演音乐剧,都迅速进入了黄金时期,而走进这个领域的人才,一眼看去,不论是搞创作的、搞表演的还是搞钱搞经营的,黑压压一片,都是犹太人。美国巨大的市场,让犹太人的音乐才赋得以尽情施展。例如,我在本系列的上一篇中提到的“国民作曲家”欧文·伯林就是一位大师,他活了101岁,活跃的年代漫长,而且词曲兼修,从歌舞片、音乐剧到流行歌曲,无一不涉猎,无一不通。
  美国人对有异域风情的音乐、戏剧、电影都很感兴趣,欧文·伯林能写意大利歌,德国歌,犹太歌甚至中国歌,驾轻就熟。与他同年出生的乔治·格什温写的歌曲则更为美国,他1937年就去世了,还不到40岁,但工作效率很高,从1924年起的十年间,他几乎每年都能完成一部新的音乐剧。比他们年长的作曲家西格蒙德·隆伯格,出身维也纳犹太人之家,到美国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同样是1924年,隆伯格创作了轻歌剧《学生王子》给美国人带去了一股新鲜的中欧风味,之后他凭《沙漠之歌》等继续卖座。
  好莱坞最早的一批成功的制片人里,犹太人拿下了半壁江山。这里只提一个人:路易斯·B.梅耶,有着白俄罗斯血统的犹太人,在加拿大出生,12岁就辍学,后来也是在1924年,他创办了MGM工作室。他是一个造星天才,葛丽泰·嘉宝、海蒂·拉玛尔、格瑞尔·嘉森等巨星都从他这里走出来。但是,就在MGM跃升为好莱坞最火的制片工作室时,梅耶也从未想着要专门制作什么犹太人的片子:他2岁就离开俄国了,从头到脚都是美国人。
  不论是优秀的创作者还是天才的经营者,活跃在歌舞片、音乐剧领域的美国犹太人,都对制作具有犹太特色的作品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们认同的都是美国。在欧文·伯林、格什温、杰罗姆·科恩、弗兰克·罗塞等等犹太音乐家的音乐作品里,有时也可以品出传统犹太人的性格,可是它们属于过去,十分遥远,音乐家拿它作“增色”用,就像在中式水彩画里用入西洋画的技巧;它们就跟欧洲其他民族的歌曲一样,创作或改编它们,主要为了让美国人“听个新鲜”。
  但是《屋顶上的小提琴手》的地位就不同一般了——不仅对美国犹太人,对其他地方的犹太人来说,它也是一桩难得的盛事。它是第一部“由犹太人创作给犹太人看的犹太音乐剧”,表现出一种专属于犹太人的勃勃自信:台维一家生活在险恶的东欧,他的同胞时不时地遭到屠杀,但他们依然乐观地活着,这让犹太观众看后生发出一种美好的乡愁。
  当这个剧的受众超出了犹太人的范围之外,它的意义也就转变成了泛泛的乐观精神,小人物靠着热情、机智和一点点运气活下来,还活得很不错,太适合励志了。事实上,《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也是最经常被学生排演的音乐剧之一,它格调健康,又风趣,台词琅琅上口,92岁的词作者哈尼克去年还荣获了托尼终生成就奖,实至名归。
  
  不过在一个民族情结深厚的犹太人看来,像这样的剧还是太少了。以前常写到犹太人“不忘本”的事迹,但好莱坞的犹太大亨们并没有为自己所属的民族做点什么,在路易斯·B.梅耶雄踞影坛的时代,没有出现过一部像《小提琴手》这样的片子。之所以它出现在1960年代,是因为在那时的美国,少数族裔的身份问题站上了社会前台,美国犹太人也像黑人那样对自己产生了新的兴趣,从而使得犹太文化大举复兴,那时,小说、戏剧、音乐、舞蹈,都出现了犹太性鲜明的杰作。
  虽然如此,在那二三十年里,犹太人在另一个方面——经营风格的方面——统治了好莱坞和百老汇。尤其是好莱坞,这里的犹太大亨向美国人和世界输出了一个强大的理念:必须炫富;你要告诉别人你能花很多钱。一部影片的成本越高,越证明公司有实力,老板越能拿到巨额投资。人们争着以耗资巨大为荣,这使得电影这门生意显得很浮夸,很不正经。
  也许你听过你父母给你唠叨的犹太成功学故事:犹太富翁日常节约一针一线,用勤俭持家的精神熏陶后代,父母就说,你看人家大富翁也是勤俭出来的!可是在好莱坞的犹太大亨家里,教育方向可能完全相反:立陶宛犹太人的后代大卫·塞尔兹尼克——他一生最大的成绩是出品了电影《飘》——曾经回忆他爸爸跟他说的话:“给我奢侈点!大手大脚地花钱!永远要记住不要量入为出,只有这样,你才能有自信。”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