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枫轩原创文学网 - 纯净的绿色文学家园 !
雨枫轩

喧嚣的世界和静静流淌的故事

时间:2015-10-11来源:网友提供 作者:真旗 点击:
满目梨花词(全文在线阅读) > 序二:喧嚣的世界和静静流淌的故事
  
  --夜读康蚂《满目梨花词--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有感
  
  经过多年蓄积力量,康蚂终于带着他的《满目梨花词--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和大家见面了。感谢科技的进步,使他从钢笔的手写进化到键盘的敲击;感谢网络的快捷,使他从默默无闻的网络作者成为一名作家;感谢慧眼识金的伯乐,使得一部自娱自乐的随笔变成一部公开发行的书籍。在这部随笔中,康蚂以现代的无厘头的语言风格,为读者讲述了中国古代四十二位女诗人的故事。他用趣味性的讲述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古代诗歌彻底"改造",通过诠释女诗人诗歌创作背景重新解读女诗人的内心世界。在康蚂的另类解读下,读者了解到,中国历史上还有一群这样的女子。她们或哀怨或华丽的诗篇,是在何种历史背景下酝酿而成的。她们的人生隐藏着多少离奇故事。她们和历史上哪些人发生过哪些事儿……她们无论是王妃贵妇,妓女道姑,还是秘书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诗人。
  
  作为二十一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作者,康蚂有着早熟的睿智和敏感的触觉。在写作方向方面,他并没有拘泥于传统历史的固定模式,也没有按部就班罗列历史资料,他明白历史随笔不能那样写。康蚂没有完全沉迷于历史真伪的探究当中,而是借助宏大的历史背景来刻画人物,每个人物构成一个鲜活的有趣的故事--不是脸谱式的人物小传,更不是简介式的大而全的人物介绍。在具体叙述中,历史背景已经成为人物的陪衬,成为真正的"背景"。在技术驾驭方面,康蚂与其他同类作者有着鲜明的区别。他把握和利用材料的能力很强,并没有将参考资料照单全收,而是慎重筛选,重新选取一个角度下笔。康蚂的品读,并非是浮光掠影式的品读,也并非是单线条的品读。从文章中不难发现,作为技术型作者,康蚂有效地将诗人和其作品结合起来品读,这样就避免了大多数作者常见的"夹生"现象出现,同时远离了"人诗分隔"的情况出现。历史随笔常见的诸多问题如史料痕迹过重、引用材料过多、行文过于拘谨、语气过于沉重等等,也相应做出了规避。由此我们欣喜地看到,康蚂在《满目梨花词--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中对技术的高超运用比比皆是,例如他在《虞姬 他是假霸王,我是真虞姬》一文中,就运用了剧本式的行文方式:
  
  霸王:"虞姬,我们被困住了,走不动了。"
  
  虞姬:"我们已经到了江东?"
  
  霸王:"我送你走。汉军已包围了我们,趁他们还没扑上来之前,你穿着楚人的衣服,从西边悄悄出去,我派人保护你,你一个女子,他们不会注意的。"
  
  画外音(虞姬):"我听见远处隐约的刀剑声。那些护送我的人已经为我开了一条血路。我看着霸王,笑容在晨风中飘荡。"
  
  在《张红桥 天天见面,绝不要柴米油盐》一文中,康蚂又将对话运用得恰到好处--王恭就跟王偁说:"哥们,我告诉你一秘密。"王偁忙问:"什么秘密?"王恭就把张红桥以诗招亲的事情告诉了王偁,王偁一听就来了精神,就说:"这事我在行啊,哥们你就瞧好吧。"王恭心想,我这么牛×都不行,你也比我强不到哪去。但这哥们心机深,没有当面打击王偁,而是顺着他说:"我觉得你肯定行,去吧,搞定张红桥我请你喝大酒。"在《吴淑姬 忽悠数不尽的春来冬去》一文中,康蚂又运用了幽默的"打岔"写法:吴淑姬出身于书香门第(很多女诗人都是这个出身),自幼聪明好学、饱读诗书(女诗人好像都是少年天才),容貌娇媚笑傲群芳(女诗人好像都长得很漂亮)。也就是说,作为女诗人的所有硬件条件,吴淑姬都具备了,那么她无疑就是一位女诗人了。女诗人吴淑姬在少年时代由父母一手包办,跟一位秀才签订了结婚协议书。出嫁前,有一件事情让吴淑姬突然改变了主意。有一次吴淑姬对着镜子化妆,头上的玉簪突然掉在地上摔碎了。古人很迷信,觉得东西碎了不吉利,肯定会大难临头。
  
  文字风格方面,康蚂也是位玩语言的高手,这也许与其常年写小说有关。据我所知,康蚂在写这部随笔之前,已经写了几十万字的小说。他的小说最大特点就是幽默调侃,嬉笑怒骂。也就是说,康蚂并非是贸然行事进入随笔创作行列的莽撞青年,而是做好充分准备修炼多年的高手,这样的高手一旦出招必定一鸣惊人。知道这一点,对我们解读这本书有很大帮助。语言流畅,幽默俏皮,回味无穷是我阅读这本《满目梨花词--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的最大感受之一。由此我得出一个主观上的臆测,康蚂用写小说积累的经验创作历史随笔,那么其间势必带有诸多小说要素的影子。比如对话、描写、故事性、叙事方式、结构技巧等等,这些要素对于小说创作是缺一不可的,但对于随笔创作是否就具有积极意义?对此,我认为是肯定的。不但有积极意义,而且还是巨大的意义。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小说要素的介入,往往会激发出历史随笔创作的诸多可能,更会推动以往随笔创作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多元化前进的脚步。在人物把握方面,康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康蚂是诗人,其诗入选"汉诗榜"《葵》、《赶路》等诗歌选本,被评论家誉为最有潜力的"70后"诗人之一。多年来大量现代诗创作之经验,使其在诗歌判断上具有丰富的经验,这对他准确把握女诗人内心世界进行品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康蚂深深懂得自身优势,他以一个诗人的眼光去剖析另一些诗人;以现代男性诗人的角度去解读古代女性诗人,以上种种,无疑比其他学者型的作者更适合做这项工作。
  
  《满目梨花词--历代女诗人的诗生活》究竟绝在哪里,还要依大家的欣赏角度和审美口味而定,我不想多说,以免限制读者的思维模式。书中所涉及的女诗人,有的已经成为千古的传奇人物,有的成为各种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中的主角,有些人的诗篇出现在中学教科书中,还有的作品被改写成歌词传唱大街小巷。相同的是,她们脸上有着专属的独特气质,那就是诗人气质。康蚂仿佛就是摄影师,用特殊的镜头为我们定格下这四十二位女诗人的肖像,并将这些肖像组合在一起。那仿佛是一幅类似于《清明上河图》上的图景,每位诗人经历不同,相貌各异,性情不同,诗风各异。相同的是梦想。无论是为项羽殉情的虞姬,还是酷爱易装的黄崇嘏,或是诗坛一姐李清照,心中无不涌动着对爱情的梦想和对诗歌的梦想。她们用诗歌点亮了人生最辉煌的年华,最后用诗歌结束了充满波折的一生,以一种近乎于完美的方式和这个喧嚣的世界告别。四十二位女诗人如四十二朵玫瑰,有着娇艳欲滴的花蕾,有着带刺的茎,有着浓郁的芳香,也有着如血般的色彩。在苍茫的历史的长河,玫瑰绽放绚烂繁华,突来一阵风暴,玫瑰飘落河中,随时光之水远去,定格为中华诗歌历史中一道独特的景观。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热门文章